“这群逆贼!”蒋师仁的陌刀在手中转了个圈,刀锋直指宫门外,“王正使,末将这就去宰了那头象,把咱们大唐的仪仗戟夺回来!”
王玄策却按住了他的手,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别急,蒋校尉。战象哀鸣,说明叛军内部已经乱了,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把他们的集结地一锅端了。你忘了,去年咱们两个人都能从叛军手里逃出来,如今有八千余骑,还怕拿不下他们?”
蒋师仁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王正使说得对!末将这就去传令,让吐蕃和泥婆罗的骑兵准备好,等天黑透了,咱们就渡河杀过去,为那二十八位兄弟报仇!”
王玄策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在恒河上。浊浪依旧拍打着堤岸,可此刻他的心里却没有了之前的沉重。三百片黄金甲叶还在宫城上空盘旋,青铜族徽上的金血闪闪发亮,像是文成公主在天上看着他们,而那二十八名大唐使者的英灵,也一定在等着他们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去。
“动手吧,蒋校尉。”王玄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让天竺知道,我大唐的人,不是那么好杀的;我大唐的尊严,也不是那么好践踏的!”
蒋师仁抱拳应道:“末将领命!”他转身跃下宫墙,陌刀在暮色里划出一道耀眼的光,朝着吐蕃和泥婆罗骑兵的方向奔去。王玄策拄着断矛,依旧立在宫墙残垣上,断足处的金线还在发烫,像是在为他们的复仇之路,指引着方向。恒河的风里,渐渐传来了骑兵集结的号角声,那声音穿透暮色,在摩揭陀王城的上空回荡,像是在宣告一场复仇之战的开始。
第二节: 象戟密码
宫门外的战象哀鸣愈发凄厉,那声音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在恒河上空盘旋着,搅得人心头发紧。王玄策拄着断矛挪下残垣,断足处的金线仍在隐隐发烫,每走一步,都像有细小的火炭在骨缝里灼烧。他走到那匹跪地的战象旁,指尖抚过象鞍上镶嵌的仪仗戟残刃——刃口虽已斑驳,却仍能辨认出唐军锻造的云纹印记,那是永徽年间鸿胪寺专门为使团打造的仪仗,去年遇袭时被叛军熔成碎片,如今竟成了羞辱大唐的饰物。
“王正使,这象鞍不对劲。”蒋师仁提着陌刀赶来,刀刃上还沾着叛军的血,“末将刚看了,这战象身上没有外伤,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困住了似的,连动都动不了。”他说着便伸手去掰象鞍的镶边,指尖刚触到金属,便被一股寒气逼得缩回手,“这鞍子是中空的,里面好像藏了东西。”
王玄策从腰间解下匕首,刀尖顺着象鞍的缝隙插入,猛地一撬。只听“咔嗒”一声脆响,象鞍的暗层被撬开,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暗层里铺着一张叠得整齐的宣纸,纸上是用行书抄写的《兰亭序》摹本,笔锋飘逸,竟有几分王羲之的神韵。可当王玄策伸手去取时,指尖不小心蹭到了战象渗出的血珠,血珠滴在宣纸上,原本空白的落款处突然显露出一行小字,竟是用梵文写的叛将名单!
“是遇血显形的墨!”王玄策心头一震,他曾在鸿胪寺的密档里见过这种秘术,需用西域的紫草汁混合铁锈调制,平日里与普通墨无异,唯有碰到人血才会显形,“刹帝利贵族竟用《兰亭序》做掩护,把叛将名单藏在这里,好心思!”
蒋师仁上前一步,陌刀的刀尖轻轻挑起宣纸,手腕微微一振。刀气顺着宣纸蔓延开来,像一道无形的风,猛地撞在身后的宫墙浮雕上。只听“轰隆”一声,浮雕上的飞天造像轰然碎裂,露出墙体内刻着的一行行梵文——那是玄奘法师当年驻留摩揭陀时,亲手刻下的“五印度王统记”,记载着五印度各国的王族谱系。可此刻,谱系中有几处名字被人用利器铲去,露出的凹痕里,竟缓缓渗出金色的粉末,像是藏在石缝里的金沙。
“这金粉是戒日王时期的宫廷用粉!”王玄策弯腰捻起一点金粉,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当年戒日王宴请玄奘法师时,曾用这种金粉在佛经上题字,如今被铲去的名字渗出金粉,说明这些人原本在王统记上有记载,是后来被刹帝利贵族刻意抹去的——他们是想彻底篡改王族谱系!”
就在这时,之前滚到脚边的铜佛残核突然动了一下,像是被金粉吸引,缓缓滚向宫墙。残核一碰到金粉,便“嗤”的一声嵌进凹痕里,原本碎裂的佛身竟隐隐有了拼接的迹象。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宫门外的数十头战象突然齐齐人立而起,长鼻朝天发出震天的嘶鸣,象牙上原本光滑的表面,竟渐渐浮现出一行行黑色的字迹——那是《卫公兵法》里早已失传的“象阵反制篇”,详细记载着如何破解战象阵的战术,从如何用鼓声扰乱象群,到如何用钩锁牵制象腿,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
“是佛骨的力量!”蒋师仁瞪大了眼睛,他虽不懂佛法,却也能感受到铜佛残核里传来的庄严气息,“玄奘法师当年留下这尊铜佛,竟是为了今日给咱们指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