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铁象沉沙
殑伽河的晨雾尚未散尽,浑浊的河水裹挟着腐殖质的腥气,在溃堤处翻涌成狰狞的漩涡。王玄策身着玄色锦袍,腰间悬挂的金鱼符随着马身起伏轻轻晃动,他勒住缰绳立于高坡,目光如炬地盯着河面——昨日暴雨冲垮的堤岸缺口处,水流突然变得异常湍急,隐约有巨大的黑影在水下翻滚,带着沉闷的撞击声传上岸来。
“王正使!”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蒋师仁手持陌刀策马奔来,玄铁打造的刀身映着晨光泛出冷芒,“下游哨探来报,河面有异物漂浮,似是……巨兽残骸!”
王玄策微微颔首,左手按住腰间的断足金线——那是去年天竺使团遇袭时,从叛臣阿罗那顺的亲卫身上缴获的奇物,金线末端缠着细小的倒钩,平日盘在腰间如寻常玉带,此刻却似有灵性般微微震颤。他抬手指向溃堤处:“再调三百骑去下游拦截,谨防有诈。去年我等二十八人出使天竺,只剩你我二人杀出重围,此次借吐蕃一千二百铁骑、泥婆罗七千良马,誓要为死去的弟兄复仇,绝不能在此刻出半分差错。”
蒋师仁抱拳应道:“末将明白!”说罢调转马头,高声下令:“左翼三百骑随我下移!列鱼鳞阵,若遇不明物体,先以长弓试探!”马蹄声骤然密集,三百名骑士手持长弓,沿着河岸快速移动,弓弦拉开的脆响在晨风中此起彼伏。
就在此时,溃堤处的水面突然掀起巨浪,一具庞大的躯体冲破水面,重重砸在浅滩上——那是一具披甲战象的残骸!厚重的铁甲上布满划痕,象牙断裂处还嵌着半截箭矢,象鞍早已被河水泡得发胀,却仍能清晰看到上面刻着的铭文:“贞观廿一年吐蕃贡”。
“贞观廿一年……”王玄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象尸旁,指尖拂过铭文,眼神骤然凝重,“那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入唐,贡品中确有战象,怎会出现在殑伽河上游?”话音未落,身旁的骑士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只见铁甲的缝隙间缓缓渗出银色的液体,滴落在沙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液体表面还隐约浮现出梵文符号。
“是水银毒液!”蒋师仁猛地挥出陌刀,刀风将几滴飞溅的毒液斩落,“这象尸绝非自然漂浮,定是有人故意投放,想借此阻挡我军渡河!”
王玄策没有接话,而是解下腰间的断足金线,指尖轻轻一捻,金线如灵蛇般窜出,精准地刺入象尸的铁甲缝隙。他闭上眼睛,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金线在象骨间穿梭,竟似在描摹着某种纹路。片刻后,他猛地睁开眼,沉声道:“蒋校尉,快来看!这象骨的排列,竟与《大唐西域记》中缺失的‘象兵篇’记载吻合!”
蒋师仁闻言凑近,顺着金线勾勒的轨迹看去,只见象骨在沙地上形成了复杂的图案:有战象列阵的方位,有驯象士的指挥手势,甚至还有破解象阵的关键节点。“这……这竟是戒日王训练战象的秘法!”蒋师仁震惊不已,“传闻戒日王曾以象兵横扫北天竺,其秘法早已失传,没想到竟藏在这象尸之中!”
王玄策点头道:“此事蹊跷,背后定有更大的隐秘。你且劈开象颅,看看里面是否藏有其他东西。”
蒋师仁应了一声,双手握住陌刀柄,丹田发力,大喝一声:“开!”玄铁刀身带着千钧之力劈向象颅,“咔嚓”一声脆响,坚硬的象骨应声而裂。然而,从象颅中震出的并非脑髓,而是一个密封的铜管——铜管长约半尺,表面雕刻着缠枝莲纹,两端用锡封严丝合缝。
“这铜管……”王玄策接过铜管,指尖摩挲着纹路,突然瞳孔一缩,“这是大唐工部特制的铜管,寻常天竺人绝无可能拥有!”他小心翼翼地撬开锡封,抽出一卷泛黄的绢帛,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赫然是《卫公兵法》的补遗内容,落款处竟写着“文成公主亲撰”!
“文成公主?”蒋师仁凑过来,看着绢帛上的文字,“公主远嫁吐蕃,怎会撰写破解象阵的兵法?”
王玄策沉思片刻,突然抬头看向河面:“去年使团遇袭前,我曾听闻天竺叛臣阿罗那顺勾结吐蕃旧部,意图夺取文成公主带去的大唐典籍。或许公主早有预料,将这兵法补遗藏于象尸之中,等着有朝一日能助唐军破敌。”话音刚落,一阵风突然吹过,从象尸的铁甲缝隙中滚出一颗铜佛残核——那残核只有拳头大小,表面布满铜绿,却在接触到铜管的瞬间,突然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如同佛血般滴入铜管。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佛血与铜管内残留的水银相遇,竟瞬间染成金色,沿着绢帛上的字迹流动,最终在空白处凝成了七道清晰的路线图,每条路线旁都标注着梵文地名。“这是……键陀罗残军的行军路线!”王玄策一眼认出,“键陀罗曾是天竺强国,后被戒日王所灭,残余部众一直隐匿在北天竺山区,没想到他们还保留着七支象队!”
就在两人研究路线图时,对岸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王玄策抬头望去,只见几名幸存的吐蕃象奴正捂着脖颈在地上翻滚,他们脖颈上戴着的青铜项圈在晨光中格外刺眼。蒋师仁取出望远镜——那是此次从吐蕃借来的西域奇物,对准对岸仔细观察,突然倒吸一口凉气:“王正使!那些青铜项圈,竟是用唐军沉船的舵轮改造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