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殿惊变
北天竺的烈阳透过残破的佛殿窗棂,在布满尘埃的青砖上投下斑驳光影。王玄策拄着临时削制的枣木杖,断足处的麻布绷带已被血渍浸透大半,每一步踏入殿内,都在地面留下深浅不一的血印。他身后,蒋师仁紧握陌刀刀柄,玄铁刀刃在微光中泛着冷冽寒光,这位身经百战的校尉目光如炬,紧盯着殿中那尊通体漆黑的玉质佛陀,喉间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
“王正使,末将总觉得这殿里不对劲。”蒋师仁压低声音,左手悄悄按在腰间箭囊上,“从吐蕃借来的一千二百骑兵已将殿外三里围得水泄不通,泥婆罗那七千骑也控制了附近山道,可这佛殿安静得连虫鸣都没有,太反常了。”
王玄策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目光扫过佛殿四周。殿内蛛网密布,墙角积着厚厚的灰尘,唯有那尊黑玉佛陀纤尘不染,七重鎏金佛龛层层叠叠,在昏暗光线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泽。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除了陈年木料的腐朽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铜锈气息——那是唐军制式兵器特有的味道,可他们追击阿罗那顺残部至此,沿途从未见过半件完整的唐军兵器。
“当年阿罗那顺突袭我使团,劫掠财物、屠戮随从,如今咱们带着八千余骑复仇,他若真藏在此处,绝不会这般安静。”王玄策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断足的疼痛让他额角渗出冷汗,“你仔细看那佛龛,每层龛檐的角度都有些歪斜,像是被人动过手脚。”
蒋师仁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果然发现七重佛龛的连接处存在细微缝隙,鎏金表层甚至有几道新鲜的划痕。他刚要上前查看,突然听到“咔嚓”一声脆响,仿佛有什么东西从佛龛顶部断裂。两人同时抬头,只见七重佛龛突然从顶端开始崩塌,鎏金碎片如雨点般坠落,三百块巴掌大小的鎏金砖从穹顶暗处脱出,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地面。
“小心!”蒋师仁猛地将王玄策扑倒在地,陌刀横在身前,挡住几片飞溅的鎏金碎片。可预想中金砖落地的巨响并未传来,两人抬头一看,全都惊得倒吸一口凉气——那些鎏金砖竟悬停在半空,每块砖底都清晰地刻着“贞观十六年将作监制”的铭文,字迹工整,绝非后世仿造。
王玄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贞观十六年正是玄奘法师西行归来的年份,将作监作为皇家营造机构,怎会将鎏金砖用于天竺佛殿?他挣扎着起身,刚要伸手触摸悬停的金砖,砖缝中突然渗出淡金色的液体,液体顺着砖缝流淌,竟在半空勾勒出梵汉双文的《心经》全文,字迹灵动,仿佛有人当场书写。
“这是玄奘法师的笔迹!”王玄策失声惊呼,他曾在长安弘福寺见过玄奘手书的《心经》,笔锋走势与半空的经文分毫不差。蒋师仁却无暇细想,他见金砖迟迟没有动静,以为是敌人的幻术,大喝一声:“休要装神弄鬼!”陌刀带着千钧之力劈向最近的一块鎏金砖,刀刃与金砖碰撞的瞬间,发出清脆的金石交鸣。
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刀刃震落的并非碎金,而是数十枚带血的铜钱。铜钱在空中翻转,血渍随着惯性滴落,落在地面时竟自动排列成清晰的路线图,沿途还标注着山川河流的轮廓。王玄策俯身细看,瞳孔骤然收缩:“这是阿罗那顺的逃亡路线!他要去中天竺投奔戒日王后裔!”
话音未落,佛殿角落突然传来“哐当”一声,一尊残破的铜佛雕像轰然倒地,碎裂的佛身中滚出一颗拳头大小的暗红色残核,残核表面还沾着干涸的血迹。不等众人反应,残核突然腾空而起,径直飞入半空的经文字迹中,暗红色的残核与金色经文接触的瞬间,残核表面的血迹突然燃起幽蓝色的火焰,火焰顺着经文蔓延,将整篇《心经》笼罩其中。
火焰燃烧的轨迹逐渐变化,竟在半空勾勒出一组复杂的坐标,坐标旁还刻着四个小字:“佛骨密室”。王玄策心头一震,当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时,曾携带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传闻她途经天竺时,曾将一部分佛骨秘藏起来,难道就在此处?
“王正使,您看!”蒋师仁突然指向殿外,只见远处的山道上扬起漫天尘土,数十头战象正朝着佛殿的方向狂奔,战象背上的塔楼却空无一人,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青铜兵器。那些兵器的制式极为熟悉,正是当年唐军被阿罗那顺俘虏后,熔铸重造的制式兵器——长槊的槊头、横刀的刀身、弩机的零件,全都清晰可见。
“原来他把唐军兵器藏在了战象背上,是想引诱我们追击,再设伏偷袭!”蒋师仁瞬间明白过来,握紧陌刀就要下令迎敌。王玄策却按住他的手臂,目光紧盯着半空的火焰坐标:“不急,阿罗那顺的逃亡路线和佛骨密室的坐标都已出现,咱们先找到佛骨,再追剿残敌不迟。”
他抬头望向悬停的鎏金砖,突然发现金砖的排列方式与火焰坐标隐隐对应,三百块金砖恰好组成密室入口的轮廓。王玄策深吸一口气,忍着断足的疼痛,迈步走到金砖下方:“蒋校尉,命吐蕃骑兵守住密室入口,泥婆罗骑兵随我追击阿罗那顺,务必将这叛贼擒回长安,为死去的使团随从报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