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师仁抱拳领命,转身去召集士兵。王玄策扶着李匠师,踏上青铜滑轨,冰凉的金属触感从脚底传来,却让他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三百只青铜木鸢仍在空中盘旋,星象图的光芒照亮了地下通道,李匠师走在最前方,脊椎骨上的铜佛碎片闪烁着微光,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
“正使您看,”李匠师指着滑轨两侧的墙壁,“这些是我偷偷刻的标记...每走三十步,就有一处暗箭机关...我们要贴着左侧走...”他的声音越来越轻,却仍坚持着讲解密道的布局。王玄策看着他佝偻的背影,突然想起出发前,将作监的长官曾说:“李匠师是个认死理的人,只要是为了大唐,他能拼了命。”
此刻,青铜滑轨延伸向黑暗的深处,三百具唐军尸骸静静地托举着滑轨,像是在守护着通往胜利的道路。王玄策握紧腰间的横刀,金铁趾在滑轨上留下清晰的印记——午时三刻,佛骨移驾,这一次,他们不仅要夺回佛骨,更要为死去的弟兄报仇,让阿罗那顺知道,大唐的尊严,不容侵犯。
第三节 :机关算尽
青铜滑轨在黑暗中延伸了约两里地,前方终于透出微光。李匠师扶着墙壁停下脚步,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激动:“王正使,前面就是密道尽头的巨门了,阿罗那顺派了十名守卫,我之前已用机关毒箭解决掉,只是门后的机关...需得骨钥才能破解。”
王玄策点头,示意身后的五百精锐原地待命,自己则与蒋师仁并肩向前。转过拐角,一座墨家风格的青铜巨门赫然出现在眼前,高约三丈,宽两丈有余,门身刻满了交错的齿轮纹路,左右两个门环竟是两只玄鸟雕像,鸟喙中各衔着半卷《金刚经》竹简,竹简上的字迹用金粉书写,在微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门的样式,倒像是墨翟当年造的守城机关门。”王玄策伸手触摸门身,指尖能感受到齿轮转动的细微震动,“阿罗那顺竟能找到如此完整的墨家机关,怕是花了不少心思。”他说着,从李匠师手中接过那枚嵌着铜佛碎片的骨钥——此时骨钥上的齿纹已与巨门的锁孔纹路完全对应,像是天生为这扇门打造。
蒋师仁握紧陌刀,警惕地盯着巨门两侧的墙壁:“正使小心,我总觉得这门后藏着玄机。”王玄策没有应声,将骨钥缓缓插入玄鸟雕像的右眼——那正是锁孔所在。骨钥入孔的瞬间,玄鸟衔着的《金刚经》竹简突然转动,经文字迹像是活过来一般,顺着门身的齿轮纹路流动,最终在门面中央拼出一行娟秀的字迹,竟是文成公主擅长的簪花小楷:“以墨守道,以佛破障”。
“文成公主的字?”蒋师仁愣住,他曾在长安的宫宴上见过公主的书法,温婉中带着刚劲,与眼前的字迹分毫不差。王玄策却若有所思,当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时,曾携带大量中原典籍,其中就有《墨子》与《金刚经》的抄本,莫非这扇门的机关,是当年随公主入藏的匠人所造,后来被阿罗那顺掠夺至此?
不等他细想,巨门突然发出“咔嗒”一声闷响,门缝处透出一丝金光。蒋师仁见状,陌刀出鞘,刀刃带着凌厉的刀气劈向门缝——他担心门内有暗箭,想先震开一条缝隙探查。可就在刀气触到门缝的刹那,一道金光突然从门内射出,直冲天顶,紧接着,一根九环锡杖从门缝中震出,落在王玄策脚边。
锡杖杖身刻着梵文,杖头挂着九个铜环,环上竟系着一枚虎符——虎符分为两半,一半刻着天竺文字,另一半刻着“阿罗那顺”的名号,显然是天竺王调兵的信物。王玄策弯腰捡起锡杖,指尖触到杖身的瞬间,突然想起玄奘法师的记载:当年玄奘西行天竺时,曾在键陀罗王城留下一根九环锡杖,说是为了“镇此地邪祟,护大唐行人”,没想到这锡杖竟藏在巨门之后。
“是玄奘法师的锡杖!”李匠师激动地走上前,“我之前听阿罗那顺的手下说,这锡杖能激活门内的机关,可他们研究了半年,也没找到方法。”他话音刚落,之前从木鸢中取出的铜佛残核突然从王玄策的怀中滚落,佛核上的金粉脱落,正好裹住九环锡杖的杖头。
奇妙的一幕发生了:金粉与锡杖接触的瞬间,发出“嗡”的一声轻响,巨门内传来齿轮飞速运转的声音,门身的纹路开始发光,从青铜色逐渐变成赤金色。三百个带着“唐”字的砖石从门身上缓缓脱落,像是花瓣凋零,原本厚重的巨门竟在片刻间分解开来,露出门后的景象。
门后是一座巨大的地宫,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台,高台上放着一个鎏金佛骨密匣,密匣周围环绕着七尊药师佛的虚影,每尊虚影都手持药壶,散发出淡淡的金光,将整个地宫照得通明。地宫两侧的墙壁上,排列着数十个熔炉,熔炉内的火焰仍在燃烧,发出“轰隆轰隆”的轰鸣,熔炉旁散落着许多青铜零件,显然是打造机关的材料。
“那就是佛骨密匣!”蒋师仁指着高台,声音有些颤抖。王玄策却皱起眉头,他注意到七尊药师佛虚影的脚下,刻着不同的卦象,与之前黑玉卦钱上的八卦符号完全对应,而佛骨密匣的锁孔,竟与九环锡杖的杖头形状一致——显然,要打开密匣,还需用这锡杖作为钥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