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步入密道,两侧岩壁下,立着数十具唐军尸骸。尸身虽覆薄冰,甲胄却仍泛着明光,每具尸骸都保持着托举姿态,双手捧着水晶星杖。杖尖折射的星光沿通道攀升,在顶端穹顶拼出《甘石星经》片段,字迹由星辉凝成:“分野既定,吉凶可趋”。王玄策驻足细辨,这些字句与玄奘译本略有差异,似经人刻意改动,暗藏玄机。
“这些唐军……”蒋师仁声音发颤,尸骸领口的鱼袋刻着贞观年号,“看甲胄制式,像是早年护送商队的边军,怎会葬身此处?”王玄策伸手触碰最近的星杖,水晶冰凉刺骨,杖身刻着细密星图,与怀中星盘纹路隐隐相合。他忽然想起一事,解下腰间虎符,贴近岩壁暗纹——那本是大唐驿站的标识,触到虎符的刹那,暗纹突然扭曲,竟化作吐蕃文字:“香巴拉之路”。
“香巴拉?”蒋师仁一愣,“吐蕃传说中的圣境?”话音未落,铜佛碎片突然从星盘内飘出,金粉簌簌剥落,在空中聚成文成公主的剪影。她身着锦缎藏袍,发间金饰闪烁,指尖轻抬,通道尽头的黑暗如潮水退去,浮现出逻些城金顶的虚像。千佛殿的鎏金屋顶在星辉下流淌光泽,檐角悬着的铜铃明明无风,却发出清越鸣响,似在召唤远方来客。
“公主……”王玄策喉头哽咽,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为汉藏通好费尽心力,此刻她的剪影现身,必是在指引方向。他握紧虎符,暗纹中的“香巴拉之路”开始发光,与金顶虚像连成一线。蒋师仁突然低喝一声,挥刀劈向左侧尸骸——那具唐军甲士竟缓缓转头,空洞眼窝中渗出黑血,水晶星杖突然调转方向,杖尖对准王玄策后心。
“是尸变!”蒋师仁横刀格挡,星杖撞在刀面,发出金石交鸣。密道两侧的尸骸接连“活”转,星杖如毒蛇吐信,织成光网罩来。王玄策迅速转动星盘,铜佛剪影指尖划过,金粉洒在尸骸上,黑血瞬间冻结。“这些尸骸被邪术操控,”王玄策喊道,“星杖是阵眼,毁掉它们!”
蒋师仁会意,横刀化作银弧,接连劈碎三具星杖。水晶碎裂的刹那,尸骸轰然倒地,化作齑粉。但更多尸骸涌来,星杖光芒愈发炽烈,穹顶的《甘石星经》字句开始扭曲,“吉凶可趋”竟变成“万劫不复”。王玄策急中生智,将虎符按在星盘中央,大唐兵符与吐蕃密道暗纹相触,爆发出红蓝交织的光晕。
文成公主剪影抬手,金顶虚像中的铜铃突然坠落,化作一道金光砸向密道深处。巨响过后,尸骸的动作戛然而止,星杖纷纷碎裂,黑血蒸腾成烟。穹顶的星经字句恢复原样,“分野既定,吉凶可趋”八个字愈发清晰,仿佛在印证此刻的转机。
蒋师仁拄刀喘息,肩头伤口再次崩裂:“王正使,这密道……真是通往香巴拉?”王玄策望向尽头的金顶虚像,那里的轮廓正逐渐清晰,甚至能看到逻些城的布达拉宫剪影。“或许,香巴拉之路就是通往吐蕃的捷径,”他沉声道,“文成公主以灵识指引,必是知晓我等困境。”
此时,密道深处传来马蹄声,隐约夹杂着吐蕃语的呼喝。王玄策与蒋师仁对视一眼,眼中燃起希望。他们整理衣衫,王玄策将星盘收入怀中,蒋师仁握紧横刀,二人顺着金光指引,快步向金顶虚像走去。通道两侧的唐军尸骸虽已沉寂,却似在无声见证:大唐使节的复仇之路,终将借由这星门洞开的密道,踏入吐蕃的土地,而文成公主的指引背后,或许还藏着更深的用意——不仅是助他们借兵,更是要揭开某些横跨唐蕃的隐秘。
密道尽头的光亮越来越盛,逻些城的金顶虚像渐渐与真实景象重合,铜铃声声,似在欢迎远方的唐人。王玄策挺直脊梁,想起使团兄弟的惨死,想起长安的嘱托,脚步愈发坚定。蒋师仁紧随其后,刀上的血迹尚未干涸,却已映出对未来的憧憬。星门洞开的刹那,雪域的寒风与吐蕃的暖意在此交汇,预示着借兵复仇的关键一步,即将在这片被星斗眷顾的土地上,正式开启。
第五节 星辉归唐
夜色如墨渐淡,天际已泛起鱼肚白。王玄策与蒋师仁沿着香巴拉密道走出,脚下的积雪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银辉。密道尽头是一片开阔的雪原,远处的山峦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逻些城的影子还远在地平线尽头,像一粒模糊的金砂,需极目远眺才能辨出轮廓。
就在晨光即将吞没最后一缕星光时,文成公主的虚影突然在二人面前展开。她手中捧着一卷《金刚经》全本,经文由星辉织就,字字珠玑,随着她的动作缓缓展开。经文字迹与头顶尚未散尽的星轨产生奇妙共鸣,在空中烧灼出八个大字:持此经者,如朕亲临。那字迹金光璀璨,带着唐太宗的威严,仿佛穿越时空,在此刻赋予二人无上的力量。
王玄策见状,忙跪地叩拜,蒋师仁也紧随其后。这八个字不仅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使命的传承。他们知道,此行借兵吐蕃,不仅是为了使团的血海深仇,更是为了大唐的荣耀与威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