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天津港笼罩在薄雾之中。一千一百艘战舰与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正依次驶出港口。桅杆如林,帆影蔽日,这是炎黄帝国史上最大规模的远洋舰队。
马小云站在旗舰镇远号的铁甲舰桥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整个舰队。三百艘铁甲舰排成三个纵队,黑色的船身在朝阳下闪着冷冽的光芒。八百艘改良福船紧随其后,白色的船帆如同云海。
各舰报告准备情况。马小云沉声下令。
旗语兵迅速打出信号,很快,各舰的回复依次传来:
定远号准备就绪!
靖远号准备就绪!
......
舰队采取混合编组。每艘铁甲舰护航三艘福船,组成基本作战单元。整个舰队又分成前、中、后三军,前军负责侦察开路,中军护卫主力,后军确保航线安全。
保持航向,航速八节。航运船长下达了第一个指令。
舰队缓缓驶出渤海,进入黄海。站在甲板上,还能望见岸上送行人群挥舞的旗帜。
航行第三日,舰队进入东海海域。这里的风浪明显增大,福船开始剧烈摇晃。
大人,西北方向有积雨云了望哨报告。
马小云举起望远镜,只见天际线上乌云正在聚集。根据系统提供的天气预报,这将是一场七级大风。
传令:各舰检查缆绳,收起副帆。铁甲舰向福船靠拢,准备拖曳。
命令刚下达完毕,狂风就呼啸而至。五米高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船身,福船在浪谷间剧烈颠簸。
报告!天宇号福船主桅杆出现裂痕!
报告!承运号货船货舱进水!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马小云沉着应对:
命令天宇号立即砍断主桅,改用辅助帆。
派出抢修队支援承运号,启用备用抽水机。”
入夜后,风浪仍未停歇。在漆黑的洋面上,舰队如同萤火虫般,靠着信号灯保持联系。
子夜时分,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碰撞!碰撞!靖远号与长风号相撞!
两艘福船在风浪中失去控制,撞在一起。靖远号的船首受损严重,长风号的船舱大量进水。
马小云立即下令:
立即救援落水人员!
组织损管队抢修!
其余舰船保持距离!
救生艇在惊涛骇浪中艰难施救。水手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摇晃的甲板上抛掷救生索。经过两个时辰的奋战,大部分落水者被救起,但仍有十三人失踪。
这就是远洋航行的代价。马小云在航海日志上沉重地写道。
风暴过后,新的威胁接踵而至。由于长时间的潮湿环境,船队开始爆发痢疾。
今日新增病患二百余人,医官总监汇报,药品库存只够维持十天。
更糟糕的是,天竺劳工中开始出现骚动。他们不适应海上生活,对前途充满恐惧。
马小云亲自前往病患集中的福船视察。
立即实施隔离措施,他下令,将病患集中到三艘专门的医疗船。
同时,他通过系统调取治疗方案,指导医官配制特效药剂。
为了稳定军心,他让各船定期分发酒水,改善伙食,并让通译向劳工们解释航行进度。
航行至第二十天,舰队遇到了真正的挑战——浓雾。
能见度骤降至不足百米,舰队不得不减速慢行。更严重的是,导航官报告罗盘出现异常偏移。
我们可能进入了磁异常区,首席导航官面色凝重,如果继续按照罗盘指引,可能会偏离航线数百里。
马小云立即召集各舰导航官开会。
启用备用导航方案,他决定,依靠星象和洋流判断方向。这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谈何容易。舰队在迷雾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第三天,当前方侦察船报告发现岛屿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说明他们仍在预定航线上。
航行一个月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淡水告急。
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我们的淡水只能再维持十天。后勤总管报告。
由于风暴耽误了航程,由于人数此次船上人数多了三倍,淡水装置有点不够用。
马小云下令实施配给制:
战斗人员每日两升,劳工一升。
同时,他组织收集雨水,并指导水手继续制作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
最令人惊喜的是,医官发现某种海藻可以缓解口渴。于是各船都派出小艇打捞这种海藻,暂时缓解了饮水危机。
在航行至第四十天时,侦察船发现了一个无人岛屿。马小云决定在此暂作休整。
岛屿上有丰富的淡水和野果,正好补充舰队的消耗。更令人惊喜的是,勘探队发现了大量海鸟蛋,这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在此休整三日,马小云下令,补充淡水,救治病患,修理船只。
在这三天里,船队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机会。病人情况好转,船只完成检修,士气也大大提升。
离岛前,马小云特意命人在岛上树立石碑,刻上炎黄超远航第一站的字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全球统一系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全球统一系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