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四十四年秋,一封加密电报跨越重洋,送至坐镇新长安城的马小云手中。当译电员将电文呈上时,即便是见惯大风大浪的马小云,也不禁深吸一口气——北海港的“开拓者号”铁船,终于竣工了。
立即备船,我要亲赴北海港。马小云放下电文,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四载筹划,三年施工,这个凝聚着帝国最高造船技艺的工程,终于到了见证成果的时刻。
两日后,马小云登上一艘特制的木质福船。这艘船虽然依旧采用传统工艺,但已经加装了辅助动力的内燃机,航速比纯帆船快了一倍。船首劈开印度洋的浪涛,向北疾驰。
航行途中,马小云反复审阅着钢铁开拓者号的技术资料。这艘铁船全长五十丈,宽八丈,吃水两丈,排水量达到惊人的三千吨,是传统福船的三倍有余。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采用的创新建造工艺——分段式建造法。
各船段在船坞内分别建造,最后组装成型。马小云喃喃自语,对这个超越时代的设计赞叹不已。
十日后,北海港的轮廓出现在海平面上。远远地,就能望见船坞中那个钢铁巨兽的身影。即便早有心理准备,马小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开拓者号如同一条沉睡的钢铁巨龙,静静地卧在特制的船坞中。阳光照在铆接的船壳上,反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与周围传统的木质福船相比,它简直就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造物。
船厂总管赵工造早已率领众工匠在码头等候。见马小云登岸,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匠人激动得声音发颤:
神大人,幸不辱命!
在前往船厂的路上,赵工造详细汇报了建造过程。
最大的难关是龙骨的锻造。老匠人回忆道,我们用了三个月时间,才锻打出那根长二十丈的钢制龙骨。
分段式建造法确实发挥了奇效。船体被分成十二个大型段体,分别在六个工坊内同时建造。这样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还确保了每个段体的建造精度。
最难的是第六段体,赵工造指着船体中部的巨型结构,那里要安装主内燃机,对精度要求极高。
马小云注意到,船体外壳上密密麻麻的铆钉排列得整整齐齐,显示出工匠们极高的工艺水平。
登上还在进行最后调试的开拓者号,马小云首先视察了动力舱。这里安装着一台巨型内燃机,是整艘船的心脏。
这台内燃机输出功率达到三千千马力,机械总管介绍道,比我们之前制造的所有内燃机加起来还要强大。
为了保证动力传输,工匠们设计了一套复杂的传动系统。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到船尾的两个巨型螺旋桨上,每个螺旋桨的直径都超过一丈。
试航时,这艘船的最高航速达到十五节,总管不无自豪地说,比最快的福船还要快上八节。
开拓者号上处处可见创新设计。船体采用水密隔舱结构,即使部分舱室进水,整船依然能够保持浮力。船舷两侧还安装了可收放的稳定鳍,用于在风浪中保持船体平稳。
最令人称奇的是船上配备的电力系统。一台专用的发电机为全船提供照明,甚至还驱动着一台电动起重机。
这是船上的电报室,赵工造推开一个舱门,我们可以与五百里内的港口保持联络。
马小云仔细查看了电报设备,满意地点头。在这个通讯不便的时代,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
次日清晨,下水仪式正式开始。港口挤满了前来观礼的人群,有炎黄官员、天竺工匠。所有人都想亲眼目睹这个钢铁巨兽首次入水的历史性时刻。
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他们拆除支撑船体的脚手架,在滑道上涂抹特制的润滑油脂。巨大的船体已经被架设在斜向海面的滑道上,只等吉时一到,就要斩断缆绳,让这个钢铁巨兽投入大海的怀抱。
各部检查完毕!传令兵跑步前来报告。
马小云站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望着眼前这个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杰作,心潮澎湃。
午时正,吉时已到。号角齐鸣,鼓乐喧天。马小云缓步走上祭台,按照传统仪式祭祀海神。
伏惟海神,佑我巨舰...祭文在港口上空回荡。
来自新来的非洲土着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船只,更不用说这船还是用神奇的硬石”打造的。
祭祀完毕,马小云接过侍从奉上的金斧。按照惯例,这柄斧头将用于砍断系住船体的最后一根缆绳。
且慢!马小云突然举手示意。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走向船舷,亲手将一块特制的铭牌安装在船首。上面用汉字文镌刻着船名开拓者号,以及竣工日期。
斩缆!马小云高声下令。
金斧落下,粗大的缆绳应声而断。巨大的船体开始缓缓移动,起初很慢,随即越来越快。
钢铁船体与滑道摩擦发出雷鸣般的巨响,船尾激起漫天水花。在数万人的注视下,“开拓者号”轰然入水,激起数丈高的浪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全球统一系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全球统一系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