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所言极是。”石达开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等起兵,本为驱除鞑虏,安邦定国。如今清廷已灭,大新皇帝贤明,新政利国利民,顺应天意民心。若我等执意割据,只会徒增兵戈,让皖赣百姓再遭战火之苦,这绝非我所愿。”
他起身走到使者面前,双手接过诏书,高高举起:“石达开,恭迎圣诏,愿率皖赣两地吏民、翼殿全体将士,归顺大新,誓死效忠陛下!”
议事堂内诸将齐声响应:“誓死效忠陛下!”声音震彻屋宇,久久回荡。
使者见状,心中大喜,连忙躬身道:“皖王深明大义,顺应天意,陛下定会龙颜大悦。朝廷已拟好任命文书,第七军团建制即刻生效,由皖王出任军团长,另派威王吴天勇出任副军团长,协助皖王整训军队,补编新兵。”
石达开颔首致谢,随即下令:“传我命令,即日起,皖赣两地所有城池竖起玄黑龙旗,各级官吏照旧任职,等候朝廷派员核查;翼殿第一、第二野战师全员集结,清点人数,整理军备,准备接收朝廷补充的新兵与新式装备;打开粮仓,赈济贫苦百姓,宣示大新新政,让万民知晓陛下恩典。”
一道道军令迅速传下,安庆城内很快便竖起了玄黑色的大新军旗,与翼国的旗帜并排飘扬,随后逐渐取代。百姓们看着新的旗帜,听闻新政将减免赋税、分田予民,纷纷奔走相告,街头巷尾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三日后,吴天勇率领三千旧部与两万新兵抵达安庆。这位威王身着玄黑军装,腰佩利剑,身姿挺拔,脸上带着久经沙场的风霜。他与石达开相见,双方互敬军礼,并无丝毫隔阂。
“皖王,末将吴天勇,奉陛下旨意,出任第七军团副军团长,协助皖王整训军队。”吴天勇语气恭敬,却不失军人的刚毅。
石达开笑着回礼:“威王不必多礼,今后你我便是同袍,共同为大新效力,守护皖赣百姓。”
两人随即着手整顿军队。翼殿原有野战师两万余人,皆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再加上朝廷补充的两万新兵,第七军团总兵力达四万五千人。石达开与吴天勇商议后,将部队重新整编,分为四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一个炮兵营,配备朝廷调拨的“龙吟1864式后装枪”两千支、“凤羽”机枪十二挺、“虎啸”75毫米线膛炮八门。
整训场上,新兵与老兵一同训练,玄黑色的军装整齐划一,枪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石达开站在高台上,看着这支崭新的军队,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夙愿终于有望实现,跟着大新皇帝,定能扫平寰宇,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消息传回京城,王九击龙颜大悦,当即下诏:“皖王石达开归顺有功,特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第七军团所需军备优先供应;皖赣两地免赋税两年,以安民心。”
与此同时,送往天京的劝降诏书,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天京天王府内,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洪秀全身着缀满珠宝的龙袍,端坐在正中的宝座上,神色倨傲。他两侧的北王等王爵,个个衣着华丽,却面带菜色——苏浙虽富庶,却经不住洪秀全连年大兴土木、广纳嫔妃,府库早已空虚,连诸王的俸禄都时常拖欠。
大新使者手持诏书,昂首立于殿中,朗声宣读劝降之意。诏书尚未读完,洪秀全便猛地一拍宝座扶手,厉声喝道:“住口!朕乃天父之子,天王下凡,统御天下,岂会向一个草莽逆贼投降!”
他身材臃肿,脸色潮红,眼中布满血丝,显然是长期沉溺酒色所致。早年的锐气早已消失殆尽,只剩下偏执与狂妄。“那王九击不过是蜀地的毛贼,侥幸推翻清廷,便敢妄称皇帝,觊觎朕的江山!简直是痴心妄想!”
使者面不改色,沉声道:“天王殿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新已据大半江山,兵强马壮,新政利民,天下归心。清廷已灭,翼王石达开亦已归顺,天王若执意顽抗,只会引火烧身,让苏浙百姓再遭战火之苦。还望天王三思。”
“三思?”洪秀全冷笑一声,猛地从宝座上站起来,一把夺过使者手中的诏书,“朕的江山,是天父所赐,岂容他人染指!这等逆贼的诏书,也配放在朕的面前!”
话音未落,他双手用力,将那份盖着大新皇帝玉玺的诏书撕得粉碎。纸屑纷飞,散落在大殿的金砖上,如同他那早已破碎的帝王梦。
“来人!”洪秀全厉声喝道,“将这个逆贼使者拖出去,斩了!悬挂城门之上,让那王九击看看,与朕为敌的下场!”
殿外武士应声而入,架起使者便向外走。使者高声怒斥:“洪秀全!你荒淫无道,滥杀无辜,民心尽失,必遭天谴!大新王师不久便会兵临城下,你必将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怒骂声渐行渐远,最终被殿外的惨叫声取代。大殿内,诸王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多说一句。洪秀全喘着粗气,看着地上的纸屑,眼中满是疯狂:“传朕旨意,调集苏浙所有兵力,加固天京防御,整修城墙,囤积粮草!谁敢再言投降者,诛灭九族!”
“遵旨!”诸王齐声应诺,纷纷躬身退下,心中却满是绝望。他们深知,大新势大,石达开已归顺,天京孤立无援,仅凭苏浙两地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大新的雷霆一击。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