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清军禁卫军官试图组织冲锋,刚举起指挥刀,便被宋虎精准锁定,一发子弹穿透其咽喉。失去指挥的清军禁卫阵脚大乱,宋虎趁机率部发起冲锋:“刺刀上膛!近战解决!”士兵们装上刺刀,如猛虎般冲出城垛,“龙吟1864”的枪身长度适中,近战中兼顾灵活与威力,清军的贝尔丹后装枪加装刺刀后过于笨重,根本无法抗衡。(欧洲人高大,枪比较长,不太适合亚洲人)
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在城头展开,玄黑色的大新士兵与杏黄色的清军禁卫绞杀在一起。宋虎接连刺倒两名敌军,后背却遭一名清军偷袭,他侧身躲过刀锋,反手一枪托砸在对方头上,随后刺刀顺势刺入其胸膛。短短一刻钟,这支清廷最后的精锐便全军覆没,仅三人被俘,而宋虎连仅伤亡五人。
宋虎踩着满地鲜血,走到西便门城楼顶端,一把扯下那面残破的黄龙旗,将玄黑色的大新军旗牢牢插在旗杆上。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银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城下的大新军队见状,齐声呐喊:“北伐必胜!大新万岁!”
城头得手后,后装枪部队迅速转入巷战。宋虎率连沿西便门内的街巷推进,按照预设战术,以二十人小队为单位,快速穿插。外城的清军残兵躲在民房、商铺后顽抗,却根本无法抵挡后装枪的速射优势。一条狭窄的胡同内,两百余名清军依托房屋构筑防线,宋虎令小队分散至胡同两侧,同时开火,“龙吟1864”的枪声密集如织,清军刚露出身子想要装填弹药,便被精准狙击。
“投掷手榴弹!炸开缺口!”宋虎下令,几名掷弹兵掏出“龙爆”手榴弹,拉燃引信后扔进清军固守的院落。爆炸声响起,院墙轰然倒塌,清军阵脚大乱。宋虎率部趁机冲锋,步枪与刺刀交替使用,仅用十分钟便肃清了胡同内的残敌,自身仅三人轻伤。
与此同时,李三率龙骑兵团在外城各路口设卡,一百名配备“龙吟1864”骑枪的龙骑兵,依托战马的机动性,对逃窜的清军展开“移动射击”。广渠门路口,五百名清军试图突围,龙骑兵们并未冲锋,而是呈扇形展开,利用后装枪的速射能力,不断收割逃兵。子弹如雨点般落下,清军成片倒下,剩余三百余人见突围无望,纷纷跪地投降。
外城的其他城门也传来捷报:永定门清军听闻西便门失守,且得知大新后装枪“快如闪电”的威力,军心彻底崩溃。第二军团未费吹灰之力便攻破城门,守军要么投降,要么溃散;崇文门、宣武门的清军也在炮火与后装枪部队的夹击下,相继失守。
多隆阿率残部退守内城时,外城已完全被大新军队控制。他站在内城城墙上,看着外城内四处飘扬的玄黑龙旗,听着远处不断传来的枪声,心中满是绝望。这支曾被清廷寄予厚望的外城守军,在“龙吟1864式后装枪”的速射优势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五千守军仅两千余人逃入内城,其余不是战死,便是被俘。
宋虎率连驻守西便门城楼,士兵们正擦拭着手中的“龙吟1864”,枪身的黄铜部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枪膛内还残留着硝烟的味道。他望着内城高大的城墙,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下一步,就是内城了。”
王九波率主力入城后,立即下令加固外城防线,安抚百姓,清点战利品。此次西便门之战,后装枪部队以极小的代价,撕开了外城防线,充分证明了“射速制胜”的战术理念。缴获的清军武器中,大量前装枪与少量贝尔丹后装枪被集中存放,将作为后续军工改进的样本。
中军大帐内,王九击看着外城布防图,满意地点头:“龙吟后装枪果然不负所望,外城一战,打出了我军的优势。传令各部队,休整一日,明日对内城发起总攻!”
夜色降临,外城的街道上渐渐恢复了些许生气,百姓们走出家门,为和善的大新军队送水送粮。玄黑色的大新军旗在各城门楼顶端飘扬,与内城的黄龙旗遥遥相对,形成鲜明对比。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