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九击身着素服,在众臣的簇拥下,缓缓走进太庙。他目光冰冷地扫过李隼,没有说话,径直走到祭台前,拿起三炷香,点燃后深深鞠躬,随后将香插入香炉。
“列位英烈,”王九击的声音低沉而肃穆,回荡在太庙之中,“今日,本王将李隼押至此处,以他的血,祭奠你们的在天之灵。你们为了大新的江山,为了天下的太平,抛头颅、洒热血,长眠在秦陕大地。你们的牺牲,本王铭记在心,大新铭记在心,天下百姓更铭记在心!”
“本王向你们承诺,必将率领大军,继续北伐,直捣黄龙,推翻清廷,建立一个真正太平、富强的国家,让你们的亲人过上安稳的日子,让你们的英名永垂不朽!”
说完,王九击转身,目光再次落在李隼身上,眼中杀意凛然:“李隼,你可知罪?”
李隼仰头大笑,笑声凄厉而狂妄:“我何罪之有?我食大清俸禄,忠大清江山,与你等逆贼作战,乃是天经地义!只恨我棋差一着,未能将你们这些逆贼消灭!
“天经地义?”王九击怒极反笑,一步步走到李隼面前,声音冰冷如刀,“你为了阻拦我军,下令炮火轰击己方阵地,连自己的士兵都不放过;你纵容部下屠戮无辜百姓,焚烧城池,致使无数家庭家破人亡。这样的行径,也配谈天经地义?”
他抬手直指李隼的胸口,厉声喝道:“你口中的大清,早已腐朽不堪,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流离失所。本王兴兵北伐,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推翻暴政,还天下一个太平!你助纣为虐,残害忠良,今日伏诛,乃是罪有应得!”
李隼脸色涨得通红,想要反驳,却被王九击的气势所迫,一时语塞。他看着王九击眼中那股凛然的正气与滔天的杀意,心中第一次涌起一丝惧意,但依旧嘴硬道:“成王败寇,自古亦然!我李隼一生征战,从未退缩,今日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必多言!”
“好一个悉听尊便!”王九击冷喝一声,转身对身旁的禁卫军团长下令,“将李隼拉下去,凌迟处死!其首级悬挂于朱雀大街城楼,示众三日,以儆效尤!”
“遵命!”禁卫军团长应声上前,指挥士兵将李隼拖拽出去。李隼挣扎怒骂,却终究抵不过士兵的蛮力,被拖出太庙时,他的骂声依旧回荡在空气中,渐渐远去。
处理完李隼,王九击再次走到祭台前,望着王大力的牌位,眼中的杀意渐渐被悲戚取代。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牌位上“王大力”三个字,声音哽咽:“大力,你的仇报了。你放心,你的家人,本王会好生照料;你的遗愿,本王会替你完成。”
随后,王九击下令,由内阁总理大臣王文起草诏书,追封王大力为“武王”、“镇国大将军”,赐谥“武烈”,子孙世袭爵位。诏书之中,详细记述了王大力从黑风寨起兵以来的赫赫战功,称赞他“忠勇无双,悍不畏死,为大新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其功绩足以彪炳史册”。
诏书拟定后,王九击亲自提笔,在诏书上写下“忠勇无双”四个大字。这四个字笔力遒劲,入木三分,每一笔都饱含着他对王大力的哀思与敬意。写完后,他将诏书交给内侍,下令昭告天下,让所有百姓都知晓王大力的功绩与荣耀。
消息传开后,京中的百姓纷纷前来王大力家吊唁。他们自发地为王大力守灵,送上挽联与祭品,称赞他是大新的忠勇之将,是百姓的守护神。王宗雨(那年的五岁男孩)与王钢铁(亲儿子)跪在灵前,一一答谢前来吊唁的百姓,心中对父亲的敬意与哀思愈发浓烈。
王九击独自来到王家灵堂,望着王大力的画像,久久伫立。画像上的汉子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脸上带着一股悍勇之气,与记忆中那个总是冲锋在前的兄弟一模一样。他想起1854年的春天,三人一同举办婚礼,他娶了张馨怡,王大牛娶了张月怡,王大力娶了李氏,那时的场景热闹而喜庆,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大力,”王九击轻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你放心,你的两个儿子,本王会亲自教导。宗雨聪慧,将来定能成为栋梁之臣;钢铁勇猛,日后必是一员猛将,继承你的遗志,为大新效力。”
灵堂内的烛火摇曳,映着王九击落寞的身影。他知道,失去王大力,不仅是他个人的损失,更是大新的损失。但他不能沉溺于悲痛,北伐大业尚未完成,清廷仍在苟延残喘,他必须尽快振作起来,率领大军,完成兄弟们未竟的事业。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