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秋,新京的金桂香浸透着王宫的每一寸宫墙,议事殿内却无半分闲适。鎏金铜炉中燃着的檀香与案上堆积的奏折散出的墨香交织,本该肃穆的朝会,却因龙椅旁一个小小的身影添了几分活气。
五岁的王承乾穿着缩小版的玄黑王袍,银龙纹在孩童身上显得格外娇憨,他却偏要学着父王的模样,脊背挺得笔直,两条小腿晃悠悠地悬在龙椅扶手上,还故意把二郎腿翘得老高,小皮靴上的银钉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王九击刚处理完江南的漕运奏折,抬头便看见儿子这副模样,忍不住伸手在他脑瓜子上轻轻拍了一下:“你这小子,坐没坐相,哪有半点储君的样子?”
王承乾捂着脑袋,非但不怕,反而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手指着王九击头顶的九龙冠,脆生生地说道:“老汉阿,你这老登什么时候把王位给我坐啊?我看你天天坐在上面,挺威名八面的!”
“噗嗤——”殿下文武中不知是谁没忍住,低笑了一声,见王九击瞥过来,又赶紧低下头,肩膀却还在微微颤动。
王九击又气又笑,伸手捏了捏儿子肉嘟嘟的脸颊:“毛都没长齐,就想着当大王?先把你的三字经背熟了再说!”
“三字经有什么好背的,”王承乾嘟囔着,小手扒拉着王九击腰间的陨铁剑鞘,“我要学打仗,学沈叔叔那样,带着兵去砍洋鬼子!”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沈庭渊站在武将前列,闻言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又躬身道:“大王,太子殿下天资聪颖,若是喜爱兵法,臣日后可亲自教他沙盘推演。”
“你别惯着他!”王九击瞪了沈庭渊一眼,转头看向王承乾,语气却软了下来,“想当大王可以,但得先好好学功课,琴棋书画、兵法谋略,一样都不能落下。要是学不好,别说王位,我直接把你废了,扔去军工厂打铁!”
王承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却还是紧紧抓着剑鞘不放,小脸上满是认真:“我才不怕打铁,我要打最厉害的炮,比‘虎啸’炮还厉害!”
王九击看着儿子这副匪气的模样,心里不由暗叹:到底是我的种,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跟我当年一模一样。
他不再与儿子玩笑,抬手示意殿下文武安静,沉声道:“传我旨意,册封大王子王承乾为皇太子,择三日后举行册封大典。太子年幼,暂由王后张馨怡抚育,课业由内阁总理大臣王文与军务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沈庭渊共同负责,务必教其成才。”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躬身应诺,声音震彻殿内。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了新京的大街小巷。百姓们自发地在街头挂起红灯笼,张贴“恭贺王太子册封”的标语,虽然天已渐凉,却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王宫后院,张馨怡正抱着四个月大的大公主王语然,听闻消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轻拍着女儿的背,看着摇篮里熟睡的二王子王承佑(三个月,贤妃所生)和三王子王承泽(两个月,英妃所生),眼中满是温柔。
“娘娘,大喜啊!”侍女春桃快步走进来,脸上满是喜色,“大王册封大王子为太子了,三日后就举行册封大典!”
张馨怡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我知道了。你去库房看看,把我订的那套嵌宝石的长命锁取来,给太子戴上。”
春桃应声退下,张馨怡却轻轻叹了口气。她深知,太子册立虽稳固了国本,却也可能让朝堂上本就微妙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三日后,册封大典如期举行。王宫内外张灯结彩,红绸从午门一直垂到后宫,玄黑色的龙旗与太子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王承乾穿着特制的太子冕服,虽然不太习惯这身沉重的衣服,却还是努力地学着父王的模样,在礼官的引导下,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丹陛。
王九击坐在龙椅上,看着儿子小小的身影,眼中满是期许。王文站在一侧,手持册封诏书,用洪亮的声音宣读着:“奉天承运,大王诏曰:大王子承乾,天资聪颖,性资刚毅,有乃父之风。今册立为王太子,钦此!”
王承乾在礼官的指导下,跪拜接旨,小脸上满是严肃,只是在起身时,偷偷瞥了一眼台下的沈庭渊,还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沈庭渊站在武将前列,看着太子这副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不仅要辅佐大王稳定江山,还要教导太子成才,确保大新的基业能够代代相传。
册封大典结束后,王九击在御花园的暖阁内设宴,宴请文武百官。酒过三巡,王文起身举杯,对着王九击躬身道:“大王,太子册立,国本稳固,此乃我大新之幸!臣恳请大王,趁着此时机,进一步完善制度,让臣更好地辅佐大王治理天下。”
王九击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沉吟。王文的提议,他早有考虑,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如今太子册立,朝局相对稳定,确实是完善制度的好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