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仲夏的新京,暑气已浸透蜀地的每一寸肌理。王宫议事殿内,檀香与墨香交织,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凝重。王九击指尖夹着黑煞卫刚送来的密报,泛黄的麻纸上,一行行字迹如冰锥般刺目——清廷已下旨扩编练军,绿营练军由六镇增至十镇,八旗练军由两镇扩为四镇,另新编骑兵镇一镇,总兵力达十八万,军械则加急从洋商处采买,甚至传闻已秘密聘请普鲁士教官训练新军。
“没赔款有钱扩军了是吧?”王九击将密报掷在案上,玄色王袍的银龙纹在烛火下翻涌,语气带着几分戏谑,眼底却闪过一丝锐利。他起身走到巨大的《华夏疆域图》前,指尖落在广东与京畿之间的缓冲地带,“咸丰倒是舍得下血本,十八万大军,明晃晃是冲着我大新来的。”
沈庭渊立于一旁,刚从天津返回的军装尚未换下,肩章上的硝烟味与殿内的檀香格格不入:“大王明鉴,清廷经广州、天津两败,已深知我大新陆军战力,此次扩军绝非虚张声势。绿营练军原以燧发枪为主,此次扩编后传闻将半数换装洋枪;八旗练军则着重加强骑兵战力,新编骑兵镇更是清一色蒙古马队,配备恩菲尔德线膛骑枪,显然是想以数量与骑兵优势压制我军。”
“数量?”王九击冷笑一声,抬手抚过腰间的陨铁剑,“当年清廷绿营百万,不照样被太平军打得丢盔弃甲?如今这十八万,就算换了洋枪,没有合格的教官与战术配合,也不过是些会开枪的农夫。”话虽如此,他却深知不能掉以轻心——清廷此次不惜掏空国库扩军,背后必有洋人支持,若给他们足够时间磨合,迟早会成为大新的心腹大患。
“传我旨意,即刻扩编陆军!”王九击转身,目光扫过殿内屏息待命的军务官员,声音沉稳如钟,“成立第五、第六、第七野战师,每师编制八千七百人,与现有野战师保持一致。任命王大力为第五野战师师长,孙尚为第六野战师师长,李虎为第七野战师师长,三日内到任,负责整训部队。”
军务官员们齐声应诺,笔尖在纸上飞速划过,记录下这足以改变华夏军力格局的命令。王大力自广州一战后,凭借勇猛善战与沉稳性格深得军心;孙尚则是山寨的老人了,擅长将新式军械与战术结合,在天津围城战中以炮兵战术重创英军;李虎则是川西义军出身,一手弯刀与骑射功夫出神入化,滇锋团在他麾下屡立奇功。
“再招募五万新兵,新兵来源从四川、云南、广东三地招募,优先吸纳退伍老兵与猎户、矿工。”王九击继续下令,“广东刚经战火,不少百姓无家可归,可从中挑选精壮;云南山林密布,猎户擅长射击与山地作战,是猎兵连的最佳人选;四川民风剽悍,矿工耐力惊人,适合步兵与炮兵部队。各地官府需全力配合,凡应募者,家中免五年赋税,战死抚恤金加倍,子女由官府抚养至成年。”
“另外,军工厂即刻扩大产能!”王九击的声音陡然提高,“每月需生产‘龙吟’线膛燧发枪三千支、12磅山炮二十门、霰弹与榴弹各五万发,优先供应新建的三个野战师;同时加快对前装线膛炮的研制与线膛击发枪的仿制,三个月内必须拿出样品,四个月内实现量产。”
一道道旨意如星火般传遍大新疆域。广东广州城,王大力刚接管防务不久,便接到升任第五野战师师长的旨意。他站在广州城头,望着珠江水面上来往的商船与练兵场上正在训练的新兵,玄黑色的军装被海风掀起,露出肩头狰狞的刀疤。“传我命令,即刻在广州城郊开设新兵营,招募五千名新兵,由第一野战师的老兵担任教官,严格训练三个月,务必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新兵营的招募告示一经张贴,广州城内便炸开了锅。百姓们早已受够了清廷的腐朽与洋人的欺压,大新陆军收复广州、善待百姓的事迹早已传遍街头巷尾。不少青壮年纷纷涌来报名,有的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有的是被洋人排挤的手工业者,还有的是曾参加过太平军的士兵,他们都渴望能加入这支能打胜仗、护百姓的军队。
“俺叫陈阿福,以前是珠江上的渔民,洋人抢了俺的船,杀了俺的爹,俺要当兵,杀洋鬼子,报仇雪恨!”一个黝黑的青年挤到招募官面前,双手紧紧攥着拳头,眼中满是怒火。
招募官上下打量着他,见他身形魁梧,手臂粗壮,便点了点头:“好样的!从今天起,你就是大新陆军的一员了,好好训练,将来上了战场,多杀几个敌人,为你爹报仇!”
类似的场景在新京、云南昆明同时上演。新京的招募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百姓们扛着锄头、握着镰刀,从四面八方赶来;昆明的回民聚居区,数千名回民汉子响应李虎的号召,纷纷报名参军,他们身着白色短打,腰间别着弯刀,胯下骑着滇西良马,个个眼神锐利,透着悍勇之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