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府的晨雾尚未散尽,城墙上守军的甲胄已凝满细密的露珠。当玄色大军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的消息传入府衙时,昭通知府周培之正捧着一碗滚烫的普洱茶,手指却抖得厉害,茶汤溅在青布官袍上,洇出一圈深色的水渍。
“大人,城外那可是大新陆军啊!”通判刘默跌跌撞撞地冲进内堂,脸上血色尽失,“黑龙战袄,玄黑战旗,跟探子描述的一模一样!据说他们去年在武昌大败湘军,连石达开都要给他们几分薄面!”
周培之猛地将茶碗掼在案上,青瓷碗在青砖地面上摔得粉碎。他站起身,踱来踱去,腰间的玉带随着急促的步伐来回晃动——自清廷组建绿营练军以来,云南官场便人心惶惶,如今曲靖大败的消息刚传到昭通,大新军队就兵临城下,这哪里是“协助防守”,分明是趁火打劫!
可他不敢不接。府城里只剩三百余名老弱残兵,鸟枪锈迹斑斑,弓箭不堪使用,连像样的火炮都没有一门。别说对抗大新陆军的八千精锐,恐怕连对方的一个排都挡不住。
“开城门!”周培之猛地停步,声音带着一丝破音,“备轿,本官亲自去城门口迎接!告诉守军,放下兵器,不得有误!”
半个时辰后,昭通府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周培之身着全套官服,率领府衙官吏与城中乡绅,在城门口列成整齐的队伍,双膝跪地,头埋得低低的,连大气都不敢喘。玄色的大军从远处缓缓开来,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在敲击众人的心脏。
王九波与王大力并马而行,玄黑劲装外罩着猩红披风,腰间的佩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他们勒住马,居高临下地望着跪在地上的周培之,眼中没有丝毫波澜——清廷官员跪地投降的场景,他们早已见怪不怪。
“昭通知府周培之,参见大新王师!”周培之声音颤抖,额头紧紧贴在地面,“下官早已备好粮草与营房,恭迎大军入城!”
王九波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周培之面前,靴底踩在青石板上的声响,在寂静的城门口格外清晰。他俯身,右手猛地揪住周培之的辫子,用力一扯,周培之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有丝毫反抗。
“清廷的辫子,留着何用?”王九波冷笑一声,左手抽出腰间的环首刀,寒光一闪,“咔嚓”一声,那根油光水滑的辫子便落在地上,乌黑的发丝在晨光中散开,像一摊肮脏的墨渍。
周培之吓得浑身发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听见王九波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很好。既然你识时务,昭通府的民政,暂且还由你管理。好好配合我军,等回师新京,本师长保举你当个知县。”
周培之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他连忙磕头,额头重重撞在青石板上,发出“砰砰”的声响:“谢师长将军!谢师长将军!下官定当尽心竭力,配合大军,绝不敢有半分懈怠!”
王九波懒得再看他,转身翻身上马,高声下令:“一旅、二旅,分别驻守东、西两门;骑兵旅进驻北关,负责城外巡逻;炮兵旅在城南高地架设火炮,控制要道!王大力,你率亲兵营随我进驻府衙,接管昭通府的防务!”
“遵命!”将士们齐声应诺,声音震得城门上的瓦片簌簌作响。大军有条不紊地入城,士兵们肩扛燧发枪,步伐整齐,眼神锐利,没有丝毫扰民之举。城中百姓躲在门后,偷偷张望,见这些“反贼”模样的士兵不仅不抢不烧,反而纪律严明,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甚至有胆大的百姓,偷偷从门缝里递出茶水。
王九波骑着马,走在昭通府的主街上,目光扫过两旁的店铺与民居。街道虽不宽敞,却还算整洁,只是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偶尔有几个行人,也都是行色匆匆。他知道,昭通府地处川滇要道,商贸发达,只是连年战乱,才让这座城池显得有些萧条。
“周知府,”王九波勒住马,回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周培之,“城中粮草有多少?能供我军消耗多久?”
周培之连忙上前,躬身回道:“回师长将军,府衙库房现存粮草三千石,米麦各半,另有腊肉、咸菜等干货若干,足够大军消耗一个月。下官已传令各乡绅富户,三日内再筹集两千石粮草,确保大军供应无忧。”
“很好。”王九波点点头,“再调派百名民夫,协助炮兵旅架设火炮;安排五十名工匠,修补城墙与城门。告诉他们,工钱加倍,绝不拖欠。”
“下官遵命!”周培之连忙应诺,转身快步安排去了。
王大力骑着马,跟在王九波身边,赤裸的上身在晨光中泛着古铜色的光泽。他看着周培之忙碌的背影,咧嘴一笑:“这老小子,倒是识时务。不过留着他管理民政,真的靠谱吗?”
“靠谱不靠谱,要看我们怎么管。”王九波目光锐利地扫过府衙的方向,“昭通府地处川滇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我们需要一个熟悉本地情况的人来打理民政。周培之虽为清廷官员,却也算是个能吏,只要我们严加看管,他不敢耍什么花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