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府邸的改造工程正式动工。王九击亲自为军校题写了校名——“黑风军校”四个大字用鎏金大字刻在一块巨大的木牌上,悬挂在府邸的朱漆大门上方。阳光洒在鎏金大字上,泛着耀眼的光芒,远远望去,格外醒目。
军校的招募告示同时张贴在四川各州府与湖北西部的城镇。告示上写明,此次招募对象为野战军和守备军中老兵与军官的家中子弟,以及识字想要弃笔从戎的书生,名额为五百人,招募时间为十日。告示下方,还详细列出了军校的科目与部门设置,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招募告示刚一贴出,便在四川各地引起了轰动。
成都府的大街上,一群身着黑龙战袄的老兵围着公告,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指着公告上的“军事技能”科目,兴奋地对身边的同伴说:“你看!步兵操典、炮兵操典、骑兵战术,还有工兵筑垒与爆破,这些都是真本事!我家那小子从小就跟着我舞刀弄枪,要是能进军校学习,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
“可不是嘛!”另一名老兵接过话茬,眼中满是自豪,“我儿子今年十六岁,已经能熟练使用鸟枪了,这次说什么也要给他报名!咱们黑风军现在越来越强,将来肯定能推翻清廷,我儿子要是能成为军校的学员,将来就是军官,也能光宗耀祖!”
不仅是老兵们踊跃为家中子弟报名,许多识字的书生也动了心。在成都府的一家私塾里,几名年轻书生围在一起,讨论着是否要弃笔从戎。
“你说咱们去报名怎么样?”一名身着青衫的书生,声音带着一丝犹豫,“黑风军现在势头正盛,川王更是雄才大略,剪辫令、建军校,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咱们要是能进军校学习,将来成为军官,不比在私塾里教几个蒙童强?”
“我觉得可行!”另一名书生激动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光芒,“清廷腐朽,百姓困苦,咱们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就是为了能有一番作为,为天下百姓做点实事吗?进军校学习军事,将来带兵打仗,推翻清廷的压迫,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为!”
几名书生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前往军校报名点报名。他们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告别了私塾先生,昂首挺胸地朝着城东的黑风军校走去。
十日的招募时间转瞬即逝。
报名截止当天,黑风军校的报名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老兵和军官牵着儿子的手,郑重地将他交到报名官手中;有书生背着行囊,眼神坚定地填写着报名表;还有一些年轻的猎户与农户,虽然不识字,却凭借着一身力气与过人的身手,也想来碰碰运气。
王九击亲自坐镇报名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他走到一名正在填写报名表的书生面前,轻声问道:“你为何要弃笔从戎,来军校学习?”
那书生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回川王,清廷腐朽,外有列强环伺,内有百姓困苦。我读了十年书,却发现空谈义理无法救国救民。黑风军剪辫易帜,反抗清廷,是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军队。我愿弃笔从戎,学习军事,将来带兵打仗,为推翻清廷、还天下太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九击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你这样的志向,将来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记住,进了军校,就要刻苦学习,不仅要掌握军事技能,更要明白为何而战——为了百姓,为了家国,为了不再有‘剃发易服’的耻辱!”
书生重重地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坚定。
经过十日的招募与筛选,五百名学员最终确定。其中,老兵与军官的家中子弟有三百五十人,识字的书生有一百五十人,他们来自四川各地与湖北西部,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四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岁,却都有着一颗为国为民、反抗清廷的赤诚之心。
当日下午,王九击在军校的前院召开了第一次校务会议。英国教官汤姆、沈庭渊、王九波以及几名从黑风军中挑选出的优秀军官出席了会议。
汤姆身着一身英式军装,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步兵操典》,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川王,我曾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对英式的军事训练与战术有着深入的研究。此次担任军校的副校长兼总教官,我定会将最先进的军事知识传授给学员们,让黑风军的军官队伍成为一支新式军队!”
王九击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声音沉稳有力:“从今日起,黑风军校正式成立!我亲自担任校长,汤姆先生担任副校长兼总教官,负责军校的日常教学与训练。沈庭渊,你负责学术部与训导部,确保学员们不仅能学到军事技能,更能树立正确的信念;王九波,你负责后勤部,保障军校的军需供应与医疗保障。”
沈庭渊与王九波齐声应诺,眼中满是激动。
王九击拿起一份早已拟定好的科目清单,递给众人:“军校的科目分为五大类:军事技能、战术学、武器使用、军事科学、军事管理。军事技能包括步兵操典(英式)、炮兵操典(英式)、工兵筑垒与爆破、骑兵战术;战术学包括野战战术、要塞攻防、行军与宿营、侦察与警戒;武器使用包括火枪射击、火炮操作、冷兵器格斗;军事科学包括筑城学、测绘学、军事地形学、军事通信;军事管理包括军需后勤、军法、军队行政。这些科目,要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员们能全面掌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