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的晨雾还未散尽,府衙正厅内已亮起了十二盏琉璃灯。玄色的幔帐从横梁垂落,将长条案几围成半封闭的空间,案上摊着泛黄的四川舆图,岷江与嘉陵江的流域被朱砂勾勒出清晰的脉络,边缘处还粘着昨夜拟定官制时洒落的墨点。王九击身着绣金玄色王袍,指尖在“巡抚”二字上反复摩挲,那是王文的名字将要落笔的位置。
“川王,各营将领与官员已在偏殿候命。”亲兵低声禀报,话音刚落,王文便捧着一卷明黄官诰走进来。他今日换上了新制的玄色官袍,领口绣着七道银色的流云纹,那是黑风军文官体系的新制式,腰间悬着的羊脂玉珏,还是去年王九击赏赐的战利品。
“都准备好了?”王九击抬头,目光落在官诰上“四川巡抚”四个烫金大字上。这四个字是他亲自用狼毫写的,笔锋里藏着王九击的桀骜。王文曾是队伍里唯一识文断字的人,如今要撑起整个四川的民政,肩上的担子不比领兵打仗轻。
王文将官诰放在案上,拱手道:“属下已将成都府的户籍、田亩账册整理完毕,只待川王下令,便可推行新政。”他的声音比往日沉稳许多,只有指尖微微泛红的官袍盘扣,泄露了内心的紧张——从山寨大管家到四川巡抚,这是王九击对他最大的信任,也是整个黑风军文官体系的基石。
王九击拿起玉玺,在官诰上重重盖下。朱红的印泥在明黄的绫缎上晕开,像一朵绽放的红梅。“从今日起,你便是四川巡抚,总领四川民政、田赋、水利,若有官员阳奉阴违,可先斩后奏。”他顿了顿,“黄宗汉虽愿任职,却终究是清廷旧臣,你需多派人手盯着,既要用他的才干,也要防他生异心。”
王文躬身领命,接过官诰的手指微微颤抖。他想起两年前在山寨里,王九击对他说的话:“王文,等咱们打下天下,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书,都能吃饱。”如今,这句话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辰时三刻,府衙正厅的大门缓缓打开。王九击踏着朱红地毯走上高台,玄色王袍的金线龙纹在琉璃灯下泛着细碎的光,腰间的陨铁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剑穗上的黑珍珠撞击着剑鞘,发出清脆的声响。高台之下,王九波、王大力等将领身着黑色战衣,按官职高低站成两列,文官们则穿着玄色官袍,手中捧着写有官职的木牌,空气中弥漫着肃穆的气息。
“传我命令,即日起建立御武大都督府,统管全军事务。”王九击的声音传遍大厅,“大都督由我亲自兼任,设左、右副都督各一人,协助处理军务。”
话音刚落,王九波与赵勇伟同时出列。王九波身着银龙纹战衣,腰间悬着那柄劈开清军副将头颅的长刀,刀鞘上的血迹虽已磨淡,却依旧凝着股铁血气;赵勇伟则穿着骑兵营的玄色劲装,肩上的棉甲还沾着重庆战役的尘土,他是黑风军骑兵的灵魂人物,一手马术与刀法在军中无人能及。
“左副都督王九波,右副都督赵勇伟,即刻上任!”王九击的声音刚落,两人同时单膝跪地,齐声应道:“末将遵旨!”他们的声音震得大厅的梁柱微微作响,眼中满是坚定——御武大都督府的建立,意味着黑风军从草莽义军,正式转变为建制完整的军队。
接下来,便是各司司正的任命。王九击从案上拿起早已拟定好的名单,朗声道:“军令司司正李子龙,掌全军作战指令、战术制定;军籍司司正吴烈,管将士户籍、军功登记;军械司司正刘铁匠,统筹武器锻造、盔甲修缮;军饷司司正张松,负责粮饷征调、发放;军医司司正周郎中,统领各军医营,救治伤员;军情司司正李三,掌管情报收集、战场侦查;军法司司正马星,督查军纪、审理案件;辎重司司正王大牛,管理粮草运输、物资储备;军训司司正汤姆,负责新兵训练、战术教学。”
被点到名的将领依次出列领命。李子龙擅长排兵布阵,在广元一战中以少胜多,立下大功;吴烈是骑兵营的老人,做事严谨细致,最适合管理军籍;刘铁匠捧着新制的九磅炮图纸,脸上满是激动,他终于能名正言顺地打造更多的武器;周郎中是嘉定府的老郎中,去年在嘉定府城外,为了护住粮车被清军砍伤,如今脸上还留着一道疤痕;李三的锁甲骑哨在重庆战役中提供了关键情报,加任军情司司正实至名归;马星治军严明,曾因一名士兵抢掠百姓,当场将其斩首,在军中树立了铁腕形象;王大牛身高八尺,力大无穷,能一人举起三百斤的粮袋,管理辎重再合适不过;而汤姆精通西式步兵战术,尤其是燧发枪的队列射击,黑风军的燧发枪兵能有今日的战斗力,离不开他的指导。
汤姆身着西式军装,胸前别着一枚铜制的勋章,那是他在印度服役时获得的。听到自己的名字,他立刻立正行礼,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感谢川王信任,我定将西式战术教给每一位士兵!”他的话音刚落,大厅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汤姆也跟着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白牙——这一年来,他早已融入黑风军,不仅学会了说中文,还爱上了四川的辣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