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府衙正厅的烛火燃到第三根时,王九击终于在成都府送来的军报上签下字。墨迹未干,王九波的信使就带着一身尘土冲进厅内,单膝跪地:“大人,李虎、赵山两位统领已同意归附,只待您的命令便可编营!”
王九击放下毛笔,指尖划过军报上“起义军伤亡万余,李赵两部各剩千人”的字样,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拿起案上的令牌,递给信使:“传我命令,封李虎为第一刀枪营营统,赵山为第二刀枪营营统,每营配五十杆鸟枪、两百套黑龙战袄,明日便在成都府东校场整编。”
信使领命离去时,窗外已泛起鱼肚白。王九击走到地图前,指尖从嘉定府延伸到成都府,在两座城池间画了道弧线——他虽未亲赴成都,却早已布好了收编的棋局。
成都府东校场的尘土还未散尽,李虎就攥着腰间的腰刀来回踱步。他身后的千名弟兄,大多穿着打补丁的布衣,手里的兵器混杂着锄头、镰刀和缴获的清军腰刀,与不远处黑风军士兵的统一装束形成鲜明对比。
“李统领,王营统来了!”身旁的亲兵喊道。李虎抬头,只见王九波骑着白马而来,身后跟着两名捧着军册的文书,还有十名扛着鸟枪的黑风军士兵。
“李统领久等了。”王九波翻身下马,将一本黑色封皮的营统印信递过去,“这是王大人亲笔签发的印信,第一刀枪营从此便是黑风军的建制。”
李虎接过印信,指尖在“李虎”二字上反复摩挲,心里既激动又忐忑:“王营统,弟兄们都是蒲江来的庄稼汉,没受过正规操练,怕是给黑风军拖后腿。”
“谁不是从庄稼汉过来的?”王九波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身后的士兵,“第一步兵营的弟兄,以前有挑夫、有货郎,还有像我这样的猎户。跟着王大人后,每日操练三个时辰,不到半年就成了能打仗的精兵。”
说话间,十名黑风军士兵已将鸟枪摆在地上。枪身用油纸包裹着,拆开后,乌黑的枪管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是王大人特意吩咐的,每营五十杆鸟枪,都是锻造厂刚校准的。”王九波拿起一支,拉动枪机示范,“装弹要快,瞄准要稳,后续会有教官来教弟兄们使用。”
李虎的目光落在鸟枪旁的黑龙战袄上。战袄是羊毛混棉的布料,领口和袖口缝着暗红色滚边,左侧衣襟上还绣着半截黑龙纹样。“弟兄们多久能穿上这样的战袄?”他忍不住问道。
“明日就能分发。”王九波笑着说,“王大人说了,第一刀枪营的弟兄们刚经历大战,先给两百套应急,后续会按人头补齐。不仅如此,从今日起,弟兄们每日两餐管饱,每月一两银子军饷,战死的家属能领二十两抚恤金,受伤的有医官诊治。”
这话让身后的士兵们炸开了锅。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高声喊道:“李头领,咱跟着黑风军吧!跟着廖头领,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还打什么仗!”
李虎转头看着弟兄们期盼的眼神,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举起印信,高声道:“从今日起,我们就是黑风军第一刀枪营!跟着王大人,有衣穿、有饭吃、有枪用,再也不受清廷的欺负!”
士兵们顿时欢呼起来,纷纷将手里的锄头、镰刀扔在地上,涌上前去领取鸟枪和战袄。王九波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点头,对李虎说:“明日开始,每日辰时在校场操练,由第一步兵营的老兵做教官。王大人还说了,若是第一刀枪营能在一个月内练出成色,就再调拨五十杆鸟枪。”
次日午后,赵山带着大邑来的千名弟兄抵达校场时,正看到第一刀枪营的士兵们穿着崭新的黑龙战袄,在教官的指导下练习刺杀。阳光洒在战袄上的黑龙纹样上,银线绣成的鳞片闪着微光,让赵山身后的弟兄们眼睛都看直了。
“赵统领,这边请。”王九波迎上前,手里拿着第二刀枪营的印信,“王大人特意嘱咐,第二刀枪营的弟兄们多是大邑的猎户,擅长近身搏杀,后续会优先配发长刀。”
赵山接过印信,却没有立刻收起,而是皱着眉头问道:“王营统,廖头领那边……若是知道我们归附黑风军,会不会怪罪?”他心里始终打着鼓,毕竟当初是跟着廖怀信一起抗粮举事的。
王九波叹了口气:“赵统领,你摸着良心说,跟着廖头领这些日子,弟兄们吃过几顿饱饭?用过几杆好枪?”他指着不远处的粮车,“王大人从嘉定府调来了两千石粮食,足够两个刀枪营吃一个月;锻造厂的工匠也在赶来的路上,专门为弟兄们打造趁手的长刀。”
这时,一名黑风军的医官背着药箱走过,正在给第一刀枪营受伤的士兵换药。赵山的目光落在医官手里的金疮药上——那是用瓷瓶封装的,比起义军里用的草药膏精致多了。“受伤的弟兄,真能得到医治?”他轻声问道。
“不仅能医治,还管饭。”王九波笑着说,“黑风军有专门的伤兵营,医官都是经验丰富的,擅长治疗刀枪伤。前几日第一步兵营有个士兵被流矢射中大腿,医官给他取了箭,敷了金疮药,不出十日就能下地走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