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专利法与招商会
周家的动作比陈小乐预想的还要快。
不过五六日功夫,王捕头就带着一身夜露匆匆来报:大人,昨夜镜坊外头逮着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身上带着迷香和撬锁的家伙什。
陈小乐正在用早膳,闻言放下筷子:人呢?
关在县衙大牢里。王捕头压低声音,其中一个没扛住,撂了。说是周家管家周福指使的,许了他们二百两银子,要绑一个会做镜子的工匠回去。
二百两?陈小乐嗤笑,我镜坊的工匠月钱都开到五两了,他们这是看不起谁呢。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是一沉。周家果然把主意打到了工匠身上。这要是真被他们绑走一个,琉璃宝鉴的秘方怕是保不住。
传令下去,镜坊所有工匠及其家眷,全部迁入工坊后的新建宿舍区。陈小乐沉吟道,再调一队护卫日夜巡逻,进出都要查验腰牌。
王捕头领命而去。陈小乐却没了用饭的心思,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防得住一时,防不住一世。周家既然盯上了镜子的利润,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得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他忽然停下脚步,眼前浮现出前世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时的场景。那时为了撰写商业计划书,他特意研究过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保护,那些关于专利、授权的案例此刻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张衙役!他朝外喊道,去把苏姑娘请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苏小小匆匆赶来,听完陈小乐关于“专利”的想法后,秀眉微蹙:“大人此策甚妙,可自行订立律法,此乃僭越。周家正愁找不到您的把柄,此举岂非授人以柄?”
“我岂不知这是僭越?”陈小乐苦笑一下,压低了声音,“但这更是与周家抢时间的权宜之计!这《暂行条例》,我故意加上‘暂行’二字,就是因为它粗糙,经不起细究,也就在清河这一亩三分地,靠着我这县令的权威能顶一阵子。”
他指着桌上墨迹未干的草稿:“你看,这里面既无引用律例,也无严苛罚则,通篇就是一句话:在清河县,我陈小乐认可的新东西,我就罩着!我要的就是在周家反应过来,能从州府或京城层面撕毁它之前,快速给咱们的琉璃镜和其他技术,套上一层暂时的铠甲。等他们走通上层关系,我们的工坊早就站稳脚跟,技术或许都已迭代了。”
苏小小眼眸一亮,明白了其中关窍:“虚张声势,实则争时?妙!那我们便要将这‘声势’做得更足一些。”
三日后,清河县衙贴出一张措辞直白、甚至有些粗陋的告示,标题是《清河县工坊新技备案暂行章程》。告示前言不讳言“为杜奸商窃技,特设此权宜之规”,通篇透着“只认县衙大印,别跟咱讲大道理”的强硬姿态。
陈小乐心里清楚,这所谓的《暂行条例》写得漏洞百出,执行起来全凭他县令的权威,出了清河县就是一张废纸。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周家反应过来,从朝廷层面撕毁它之前,快速在清河县内建立起一道短暂的技术护城河。
告示前围满了人,识字的念给不识字的听,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呼。
这、这是啥意思?一个老工匠茫然问道。
旁边有人解释:就是说,你发明个新东西,在县衙登了记,别人就不能随便仿造了!
还有这等好事?
听说第一个登记的就是琉璃宝鉴,以后全天下只有咱们清河能造!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飞遍周边州县。不少工匠带着自己的发明赶来县衙,把户房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消息传到周府,周文渊先是暴怒,随即冷静下来,仔细研读了那份告示抄本后,发出一阵冷笑。
“蠢材!真是自寻死路!”他将抄本摔在管家周福面前,“私设王法,形同谋逆!立刻去信京城,不,你亲自去!不仅要弹劾他陈小乐,还要状告方正举荐不力、姑息养奸!这一次,我要连他的靠山一起扳倒!”
“老爷英明!”周福连忙奉承,“他这所谓章程,根本就是个四面漏风的破屋子,一推就倒!”
“哼,他以为能靠这个小把戏争取时间?”周文渊眼中寒光闪烁,“殊不知,这恰恰是送给我们最快扳倒他的利器!去吧,动作要快!”
然而没等周家的弹劾奏章送出,清河县又放出另一个重磅消息:召开琉璃宝鉴招商会,面向各地商号授权售卖。
招商会当天,州府来了十几家商号的掌柜,连邻省的大商人都闻讯赶来。苏小小一袭淡紫衣裙,站在县衙二堂前,笑盈盈地介绍授权规则:
获得授权的商号,每年需缴纳五百两授权费,每售出一面镜子,再缴纳售价一成的专利金。我们会提供统一的锦盒和标识......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
五百两?这也太贵了!
一成专利金?这生意还怎么做?
一个胖掌柜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说:苏姑娘,这价钱是不是太高了?我们宝昌号在京城也有门路,若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这个师爷很科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