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刚要开口,姜昭抬手止住了她。
“柴房的事不急。”她指尖在书案边缘轻轻一叩,声音压得极低,“二叔背后是谁,我心里有数。现在最要紧的,不是关着的人,是签字画押的那位。”
绿云愣住:“小姐……您是说老爷?”
姜昭没答,只将手中账本反扣下去,起身走向门口。烛火映着她侧脸,轮廓冷得像刀刻出来的一样。
“我去书房一趟。你守在这儿,若有人来,敲三下窗棂就行。”
“可老爷平日最忌讳——”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姜昭回头瞥了她一眼,“我爹忙着查庄子,哪有空管我翻几本书?再说,我是去汇报贼赃账目,名正言顺得很。”
她说完便走,脚步轻却稳,穿过回廊时连裙角都没带起半点风声。
主院书房外,两个新换的护院正来回踱步。姜昭从袖中取出翡翠吊坠,神识微动,一道灵流悄然渗入门缝。锁芯“咔哒”轻响,门开一线。
她闪身而入,反手关门。
屋内漆黑,只有月光透过窗纸洒进来,在地面划出一道灰白。她没点灯,径直走向东墙书架。那里摆着历年契书,按年份归档,封口皆盖火漆。
手指掠过一排卷册,忽地一顿。
《户部往来契》第三卷,表面无异,但她识海中灵泉一荡,竟感知到一丝极淡的药香残留——那是“隐墨水”的味道,用特殊药汁书写,干后无痕,需唾液或热气才能显形。
姜昭取下发间银簪,蘸了点唇边唾液,轻轻一抹。
字迹浮现。
“姜氏女退婚之日,即楚氏嫁妆移交姜府库房之始。银八万两、田三十顷、铺面十七间,悉数归承嗣支配。”
落款:萧尚书亲笔。
日期,正是退婚前三日。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指甲猛地掐进掌心。
原来不是退婚导致她一无所有。
而是她早就被卖了。
母亲留下的最后一点庇护,那些曾能让她安身立命的嫁妆,早在她被羞辱前就被亲父亲手签出去了。所谓退婚,不过是一场早就写好剧本的分赃戏码。
她缓缓闭眼,识海中灵泉流转,神魂清明如镜。
再睁眼时,已无愤怒,只剩冷静。
她开始翻找书案暗屉。抽屉上了双锁,但玉简中的《匿踪引》早教过她怎么绕过机关。指尖灵力一震,夹层弹开。
里面藏着半张烧焦的信笺。
她抽出一看,心头一紧。
“岳丈大人明鉴”四字尚存,下方残缺,但右上角那一抹朱砂印痕她认得——是姜承嗣私印,专用于家族密件。
她将这残片与刚才那份契约拼合,内容瞬间连贯:
“待姜女退婚成局,嫁妆即刻过户,以免节外生枝。另,萧家愿以次子聘礼为饵,诱其主动应允,免生波澜。”
笔迹,确系姜承嗣亲书。
姜昭静静站着,把这两样东西反复比对三次,确认无疑。
她终于明白了。
这场退婚,根本不是萧景琰嫌她无趣、嫌她出身不如从前。
而是她亲爹主动牵的线,一手促成的交易。
他把她当货物一样卖了,还生怕她不肯配合,特意安排萧家演了一出“悔婚羞辱”,让她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彻底断了反抗念头。
“呵。”她低笑一声,声音轻得像风吹过枯叶。
可那笑声里,没有一丝温度。
她将证据收进袖中暗袋,转身走到铜镜前。
镜中女子脸色苍白,眼底却泛着淡淡的金光。她看着自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你哭着求他时,他在数银票。”她低声说,“你自尽那夜,他在签契书。你说这算什么?父爱如山?还是亲情价更高?”
她扯了扯嘴角,从枕下摸出一把薄刃匕首。
刀身乌黑,只在近柄处刻着一个“楚”字——母亲的遗物。
她轻轻抚过刀锋,冰凉的金属映出她微微上扬的唇角。
“既然你选了钱,那就拿命来还。”
话音落,匕首“唰”地插入腰带,动作干脆利落。
她走回书案,提笔研墨,写下一行字:
“城西庄子账目异常,疑似有人虚报损耗,恳请父亲明日详查。”
字迹恭顺,语气谦卑,一看就是乖女儿的汇报。
可只有她知道,这纸条才是真正的刀。
她在等。
等姜承嗣看完这份“忠心耿耿”的报告,得意洋洋地踏上那辆通往城西的马车。
等他走进那个早已布好局的陷阱。
等他跪在地上,亲眼看着自己亲手签过的契约,一张张被烧成灰。
她坐回椅中,指尖轻敲桌面,节奏平稳。
窗外夜色沉沉,风停了,血也干了。
但她心里,雷声滚滚。
绿云在外轻敲三下窗棂。
她没动。
片刻后,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门外。
“小姐?”是绿云的声音,“老爷那边……好像快回来了。”
姜昭抬头,目光落在桌角那张伪造的账目条上。
墨迹未干,正缓缓晕开。
喜欢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