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太阳挺烈,“晟煊-启明 AI安全联合实验室”那块铜招牌被晒得发亮,冷硬的光晃得人眼睛有点花。新办公室倒是敞亮,落地窗外能看见楼下车流,智能设备摆得整整齐齐,就是空气里还飘着点刚装修完的味道。
林悦站在窗前,心里没多少“终于把事儿办成了”的高兴,反倒沉甸甸的——这地方跟启明原来那个“乱糟糟”的小办公室不一样,没人把这儿当“家”,所有人都盯着呢。身后是陆寒洲砸进来的资源和期待,面前是要捏合的团队,还有得赶紧做出成绩的压力,哪一样都不敢松劲。
“咚咚”,门被敲了两下。新助理苏雯抱着平板走进来,小姑娘是晟煊人事部派来的,穿得干练,说话也快:“林总,十分钟后开全员会,这是各部门负责人的资料,还有初步的项目优先级清单。”
林悦接过平板翻了翻,名单上一半是老熟人——王栩、小陈,还有启明原来的技术骨干;另一半是晟煊派来的人,简历上全是“某某大厂经历”“主导过千万级项目”,头衔一个比一个响亮。
“知道了,通知大家会议室集合。”林悦的目光在几个晟煊系负责人的名字上停了停,心里大概有了数。
五十人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长桌一边,王栩他们穿得随便,T恤牛仔裤,眼神里带着股创业公司的冲劲,也藏着对新环境的打量;另一边,晟煊来的人全是西装革履,女同事妆容精致,坐得笔直,脸上是大企业员工特有的礼貌,也有点藏不住的优越感。
林悦坐在主位,没说虚话:“实验室今天正式启动,咱们直奔主题。眼下就两件事:第一,基于‘天工’的成果,把‘守护者1.0’做出来,做成标准化产品;第二,把内部协作的规矩定下来,别到时候互相绊腿。”
她看向对面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晟煊战略部的项目总监高健:“高总监,先说说市场部对‘守护者1.0’的定位,还有上线时间的想法。”
高健推了推眼镜,语气稳得像背书:“林总,按市场分析,‘守护者1.0’三个月内必须出测试版,功能得覆盖金融、政务这些五大高危场景。这是按晟煊的战略节奏和投资回报算出来的,不能改。”他递过来一本厚厚的报告,“需求和时间节点都在这儿,写得很清楚。”
“三个月?”王栩当场皱了眉,声音都提高了点,“高总监,这不可能啊!光政务场景的数据合规就够咱们磨一个月的,还得定制开发、反复测试,三个月太赶了,强行上肯定出问题!我觉得至少要五个月。”
高健脸上还挂着笑,话里却带了刺:“王总监,市场不等人啊,竞争对手不会等咱们五个月。在晟煊,我们习惯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或许启明以前的节奏,得改改了。”
“你这是不懂技术瞎指挥!”小陈忍不住要开口,被林悦一个眼神压了回去。
会议室里瞬间静得尴尬,空气里全是火药味。启明的人觉得晟煊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懂技术还瞎定规矩;晟煊的人觉得启明的人太“小作坊”,没见过大公司的效率,磨磨唧唧。
这还只是开头。接下来几天,冲突就没断过。
王栩他们习惯敏捷开发,想到一点就先做出来试错,有问题再改;晟煊的技术团队偏要走瀑布流,需求文档得写得一字不差,每个阶段都要评审,光签字走流程就耗掉大半天,进度根本推不动。
一次技术评审会,两边又吵起来了。晟煊的一个架构师指着白板上的图,语气带着质疑:“王总监,你们这个动态加密模块改得太频繁了,不符合晟煊的技术规范,风险根本控不住。听我的,用我们现成的静态加密方案,稳定。”
王栩差点拍桌子:“静态加密?那咱们的‘混沌验证’核心优势就没了!根本防不住高级威胁!为了符合你们的‘规范’把核心功能砍了,这产品做出来还有谁要?”
争论到最后,已经不是“怎么做”,而是“听谁的”。办公室里像隔了一堵无形的墙,邮件往来全是冷冰冰的套话,抄送列表里永远躺着一堆无关的人,就怕将来出问题找不到背锅的。连中午吃饭,两拨人都自动分成两桌,各聊各的,互不搭话。
林悦头都大了。她既要保住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不能让“守护者1.0”变成个没牙的老虎,又不能硬压晟煊的人,不然团队该散了。陆寒洲给了她一个大舞台,可舞台下面全是要梳理的乱麻。
那天晚上,林悦加班到后半夜,办公室里就她一个人。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加密文档,标题是《联合实验室协同工作准则》。没偏帮任何一方,全按实际情况来:技术方案听王栩的,但必须写清楚风险评估,让所有人都知道潜在问题;项目进度要兼顾市场和技术,最后由她拍板;还专门设了个“特战小组”,从两边抽人,专门解决卡脖子的难题,打破部门壁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心悦君兮双王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心悦君兮双王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