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爬得很慢,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大概每隔十分钟,就有工作人员走进来,喊一个团队的名字,“第9号,恒通科技,请到评审室”“第12号,创智未来,准备”。被喊到的团队,要么互相拍着肩膀打气,要么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地跟着工作人员走;有人从评审室出来时,眉开眼笑,跟团队成员击掌,一看就是发挥得不错;更多人却皱着眉,垂着头,要么小声抱怨“评审问的问题太偏了”,要么沉默地坐在沙发上,一句话都不说,脸上的凝重,藏都藏不住。
小陈看着那些出来的人,悄悄碰了碰林悦的胳膊:“林姐,你说评审会不会问咱们算法的兼容性问题啊?”林悦睁开眼,轻轻摇了摇头:“放心,兼容性的解决方案,我已经准备好放进预判环节了,到时候顺着讲就行。”
就在这时,工作人员的声音响了起来,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休息室的每个角落:“第17号,启明科技,准备。”
林悦猛地睁开眼,眼里那点残留的不安瞬间散了,只剩下实打实的专注,还有藏在眼底的冷静。她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褶皱,王栩和小陈也立刻跟着起身,手里分别拿着设备和白皮书。三个人的脚步很稳,没有半点拖沓,一步步朝着那扇关得严严实实的评审会议室门,走了过去——那扇门后面,是他们拼了四个月的成果,也是启明科技能不能再进一步的关键。
(二)方案“秀场”
推开评审会议室的门,一股更浓的肃穆感扑面而来。这间会议室比想象中更宽敞,足有六十平米,正中间摆着一张长约八米的深色实木会议桌,桌面光可鉴人,连评审们放在桌上的笔,都摆得整整齐齐。会议桌的一端,端坐着五位评审,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一叠厚厚的资料,显然是提前看过各团队的方案初稿了。
五位评审里,坐在正中间的是周明凯,晟煊集团的技术副总裁,今年五十岁左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衬衫,没打领带,却自带强大的气场——光是坐在那儿,没说话,就让人不敢轻举妄动。林悦之前在行业论坛上见过他两次,知道他是技术出身,早年在硅谷待过,对AI算法的要求格外严格,尤其看重“技术落地性”,不喜欢听空泛的概念,这也是她在准备方案时,特意加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数据的原因。
可让林悦心里一沉的是,周明凯左手边的主位,是空着的。那把椅子的靠背比其他椅子更高,扶手是金属材质,椅面上干干净净,连一份资料都没有——不用想,那是主评审陆寒洲的座儿。陆寒洲是晟煊集团的总裁助理,同时分管技术研发板块,“天工”计划就是由他牵头启动的,他的意见,几乎能决定最终的中标结果。之前招标公告里明确写了,主评审会全程参与评审,可现在,会议都快进行到一半了,他却没来,这意味着什么?是临时有事,还是故意晚来,想看看各团队的真实状态?不管是哪一种,都藏着变数,让原本就紧张的氛围,又添了一层不确定。
周明凯显然也注意到了林悦的目光,他轻轻咳了一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语气温和,眼神里却藏着审视,像在打量一件待检验的产品:“林总监,久仰大名,启明科技这两年在AI算法领域的成绩,业内都看得到。废话不多说,开始吧,咱们总共四十分钟,包括提问环节,别浪费时间。”
“谢谢周总,也谢谢各位评审。”林悦微微欠了欠身,声音清楚又稳,没半点颤音。她没说多余的客套话,比如“请各位评审多多指教”之类的,一来是时间紧张,二来是她知道,对周明凯这样的技术派来说,客套话没用,实打实的方案才是关键。
她径直走向会议桌另一端的演示台,把笔记本电脑放好,拿出数据线,“咔嗒”一声,稳稳地接到了投影仪上。按下开机键的瞬间,大屏幕骤然亮起,白色的背景上,“启明·天工方案——与晟煊共进化的数字生命体”几个黑色大字,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字体简洁有力,没有多余的装饰,正好符合晟煊的极简风格。
“各位评审,在正式讲方案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达成一个共识:晟煊启动‘天工’计划,核心诉求从来不是找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比如能快速处理数据、能自动生成报告的工具,市面上这样的产品太多了,晟煊自己的技术团队,也能研发出类似的系统。”林悦握着激光笔,站在屏幕旁,目光缓缓扫过五位评审,一开口就直奔核心,没绕半分弯子,“‘天工’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跟着晟煊的业务一起成长、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里自主做决策的数字系统——就像一个‘数字员工’,不仅能干活,还能思考,能预判风险,能适配业务的每一次调整。”
这话一出,林悦明显看到,坐在周明凯右边的一位评审,轻轻点了点头,还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显然,这个观点,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心悦君兮双王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心悦君兮双王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