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的下午,苏晚月收拾好画具,准备前往师父方承儒家学画。
这已成为她雷打不动的日程,每周两次的熏陶,不仅让她的画技稳步提升,更让她沉静的心性中,多了几分被书香浸润的从容。
“姐,我去师父那儿了。”苏晚月站在书房门口,轻声说道。
苏晚星从文件中抬起头,目光落在妹妹沉静秀气的脸上,点了点头:
“去吧,代我问方老好。”
她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听说方老的公子,方文斌先生,在文化局工作?”
“嗯,是的姐姐。”苏晚月乖巧应答。
苏晚星不再多言,只是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量。
有些资源,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去连接。
方家那座带着独立小院的宅邸,总是透着一股宁静悠远的气息。
今日的课程,方承儒重点指点苏晚月如何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山石的肌理与远近层次。
苏晚月悟性极佳,一点就透,下笔虽还带着少女的稚嫩,但笔意间已隐约可见一丝空灵之气。
课程结束,师母周淑芬照例热情地留她吃晚饭。
今日的饭桌上,除了二老,方承儒的儿子方文斌也在。
他约莫四十岁年纪,戴着眼镜,气质儒雅中带着几分体制内的沉稳。
“晚月来了,坐。”方文斌见到苏晚月,脸上露出比往常更亲切几分的笑容,主动招呼她坐下。
饭桌上氛围融洽,多是聊些书画趣事和学校见闻。
饭至中途,方文斌放下筷子,状似无意地提起:“晚月,回去代我向令尊苏董问好。”
他语气平和,但“苏董”这个称呼,以及特意让晚月带话这个举动,本身就已传递出不寻常的信号。
他目光温和地看着苏晚月,继续道:
“星辰集团最近做的慈善,尤其是支持家乡教育、设立助学基金这部分,立意高远,回馈桑梓,在我们系统内,口碑很好。苏董和李理事长,有心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是对苏家慈善行为的肯定,也明确表达了来自文化系统内部的关注和认可。
苏晚月虽然年纪小,但在苏家环境的耳濡目染下,也隐约明白这话里的分量。
她放下汤匙,认真地点点头:“谢谢方叔叔,我一定把话带到。爸爸妈妈常说,企业做得再大,也不能忘了根本。”
方承儒在一旁捋着胡须,微微颔首,看向弟子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满意。
儿子这番话,何尝不是代表着方家对苏家的一种正式认可?
这不仅仅是看在晚月这层关系上,更是苏家自身实力和行事风格赢得的尊重。
这顿寻常的家常便饭,在无形中,为苏家打通了一条通往本地文化界乃至相关政界的、珍贵而稳固的桥梁。
饭后,方承儒又拿出苏晚月近日画的一幅《春山溪涧图》点评。
“笔墨虽还欠些火候,但难得的是这份‘静气’。”方老指着画中云雾缭绕处,“心中有丘壑,下笔才能不躁。晚月,你这一点,很好。”
得到师父如此直接的肯定,苏晚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学画的劲头更足了。
回到家中,苏晚月难掩兴奋地将方文斌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姐姐。
苏晚星听完,神色平静,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她摸了摸妹妹的头发:“方老教导用心,你要更加努力,不能辜负师父的期望。”
随后,她让苏晚月将那幅得到方老赞许的《春山溪涧图》拿来,亲自指挥人将其装裱起来,挂在了自己办公室沙发背后的墙壁上,取代了原来那幅商业印刷品。
那幅画带着少女的灵气与大师的期许,静静地悬在那里。
每一个进入苏晚星办公室的人,都会第一时间看到它。
这无声的举动,既是苏晚星对妹妹毫无保留的支持与骄傲,也向所有访客,尤其是那些消息灵通的业内人士。
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苏家与方承儒大师的关系,匪浅。
几天后,苏晚星召来林琳琳。
“琳琳,以集团名义,向市文化局主导的‘本土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大型项目捐赠两百万。”
苏晚星指令清晰,“款项要走基金会账户,名义就是支持地方文化事业。”
【叮!检测到宿主通过“星辰之光慈善基金会”进行公益性消费,金额:两百万。】
【触发12倍暴击!返现金额:两千四百万。】
【资金已自动存入您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来源完全合规合理。】
这笔捐赠,既是投桃报李,回应方文斌释放的善意,巩固与方家的关系;
也是集团提升社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
同时还能带来巨额返现,一举三得。
她做事,向来喜欢这种环环相扣、一举数得的效果。
处理完公务,苏晚星的目光再次落在赵小雨身上。
这段时间,赵小雨的表现越发沉稳周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