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太几乎是踩着风火轮回到家的,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直接将靠在沙发上看报纸的丈夫王总拉进了书房。
“老王,天大的好事!”她压低声音,将苏晚星那番关于基金会的话,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尤其强调了“社会名流”、“事业伙伴”、“高层次人脉”这几个关键词。
“你是没看见苏晚星那气度,几句话就把所有人都镇住了。她说得对,有了这个理事头衔,我陪你出去,那身份啊、影响力啊、人脉啊,可就完全不同了!”
王总,这位在建材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精明商人,起初还皱着眉头听妻子描述那“虚头巴脑”的慈善。
但当听到“苏家出大部分资金”、“创始理事”、“登报上电视”,特别是妻子转述苏晚星那句“解决一些单靠金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捏着下巴,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他猛地一拍大腿,“蹭”地站起来,在书房里踱了两步:
“好事!这是大好事!苏家这是要拉着我们一起往上流社会挤啊!这哪是慈善?这分明是敲门砖,是通天梯!”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妻子:“捐!必须捐!而且不能小家子气!你明天一早就去告诉苏太太,不,直接给苏晚星打电话,就说我老王,支持二十万!不,五十万!一定要拿下这个创始理事的名额!”
他越想越激动,“以后通过这个基金会,接触到的可能就是市里的领导,港商的大老板!这比我们提着礼物低三下四求人强太多了!这钱花得值!”
王太太心花怒放,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高级宴会上,以慈善家身份与人谈笑风生的场景。
……
与王家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家压抑的低气压。
刘太太回到家,脸拉得老长,将手提包重重地摔在沙发上。
刘总正喝着茶看电视剧,被吓了一跳:“怎么了这是?谁又惹你了?”
“还能有谁?李慧娟!还有她那个女儿!”
刘太太气呼呼地将茶会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重点描述了苏晚星如何无视她,以及那个“劳什子”基金会。
“开口闭口就是钱,我看她们就是变着法儿想捞钱!什么慈善,说得比唱得好听!要我们出钱给她们脸上贴金,想得美!”
刘总一听要钱,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他把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
“什么基金会?就是巧立名目!她苏家钱多烧得慌,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我们凭什么跟着凑份子?不捐!一分都不捐!你就说咱们家最近资金周转困难,没钱!”
刘太太虽然也觉得出钱肉疼,但想起茶会上其他太太们看她的眼神,以及王太太那句“门槛”,心里莫名地有些发慌:
“可是……老王他们好像都挺心动,咱们要是不表示一下,以后……”
“以后什么以后?”刘总不耐烦地打断她,“不靠她苏家我们就做不成生意了?笑话!做好我们自己就行,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他挥挥手,重新拿起茶杯,表明此事到此为止。
刘太太看着丈夫油盐不进的样子,一股憋屈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她预感到,自己可能真的要被她曾经看不起的那个圈子,彻底边缘化了。
……
张太太回家后,没有立刻去找丈夫,而是先去了佛堂,默默上了一炷香。
她心里反复琢磨着苏晚星的话——“功德无量”、“比打麻将充实”。
她想起自家饭店起早贪黑的辛苦,想起那些来吃饭的农民工……做善事,积德,确实是好事。
晚上,她一边给丈夫张老板泡脚,一边小心翼翼地提起了基金会的事,没有说太多大道理,只强调这是苏家牵头做善事,帮助穷苦孩子,是积福报的好机会。
张老板闭着眼享受,听到要捐钱,眼皮动了动,没吭声。
他开饭店起家,一分一厘都是辛苦钱,让他一下子拿出太多,确实肉疼。
张太太观察着他的神色,轻声说:
“老张,苏家现在这势头,咱们要是一点不表示,以后……还怎么走动?而且,晚星那孩子说得对,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德。咱们少打几场麻将,少换辆车,这钱也就省出来了。”
张老板睁开眼,看了看一脸诚恳的妻子,又想了想如今在南市风头无两的苏家,纠结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
“唉,做善事是好事……但咱们家底薄,不能跟老王他们比。这样吧……就先捐二十万,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看看情况,要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以后……以后再说。”
张太太松了口气,二十万虽然不多,但总算没有完全掉队。
……
赵太太则是另一番景象。
她回到家时,赵总刚应酬回来,带着一身酒气。
赵太太顾不上这些,立刻把丈夫拉到卧室,兴奋地描绘起成为慈善家后的风光。
“老赵!以后我的名字可是要登报的!上电视采访!‘慈善家赵太太’!你说,这多给你长脸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