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新房”三个字,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全场。
人群里顿时嗡嗡作响,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
“亮堂堂的砖瓦房啊!俺这辈子就想住上这样的房子!”一个老汉激动地直搓手。
“可不是嘛!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屋里漏水了。”他旁边的老伴儿抹了抹眼角。
老会计扶了扶那副用线缠着的眼镜,颤巍巍地站起来:“清风啊,你说得是好,可这些都得要本钱啊!买种子、建砖窑,哪一样不要钱?咱们屯哪有这么多钱?”
这话像一盆冷水,顿时让热闹的操场安静了几分。
方才还兴高采烈的人们,这会儿都皱起了眉头。
“可不是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这建砖窑、买种子,哪一样不得花钱?”
苏清风却从容不迫地走到台前,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依然洪亮:“老会计问得好!这本钱从哪来?我苏清风今天就给大家算笔明白账!”
他伸出三根手指,一字一顿地说:“这本钱,咱们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他弯下一根手指,“咱们屯的集体资金,全部投进去!这是咱们的启动本钱!”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
“全部投进去?万一赔了可咋整?”一个中年妇女忧心忡忡地说。
“这可是全屯子的家底啊!要是赔了,咱们可就……”另一个老汉接话道,话没说完就重重叹了口气。
苏清风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钱放在那里不会下崽,投进去才能生钱。”
“第二条路。”他又弯下一根手指,“咱们各家各户,把压箱底的体己钱都拿出来。我知道,谁家没攒下几个钱?平时舍不得花,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
这话让不少人都低下了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这可是俺留着给儿子娶媳妇的钱啊。”一个妇人小声嘀咕。
“俺这点钱是准备给闺女办嫁妆的。”另一个妇女接话道。
这时,一个年轻人猛地站起来:“清风,你这话说得轻巧,那可都是咱们的血汗钱,万一赔了,找谁说理去?”
苏清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问得好。凡是自愿出钱的,都记在账上,算作入股。等挣了钱,不但本金如数奉还,还要按照出的钱数分红利!”
“啥叫入股?啥叫红利?”底下有人小声嘀咕。
老会计站起来,大声解释道:“就是说,你出一块钱,就算你投了一块钱的本。等挣钱了,除了还你这一块,还要多分给你!”
“还有这好事?”一个年轻人眼睛一亮。
苏清风接着说:“不但如此,出的钱越多,分的红利就越多。咱们立字据,按手印,白纸黑字,童叟无欺!”
王友刚在底下激动地大喊:“清风哥,我信你!我家有两百块钱,全拿出来!”
苏清风朝他赞许地点点头,又转向大家:“这第三条路,更是咱们西河屯独有的优势!”
他手指向远处绵延的长白山,声音铿锵有力:“眼瞅着就要开春了,长白山马上就要开山!咱们屯的老少爷们,哪个不是钻山林的好手?”
“开春第一茬的山货,那可是金贵得很。榛子、蘑菇、蕨菜,还有那些药材,供销社都在高价收。咱们组织起来,统一上山,统一售卖,这笔收入,全部投到建设里。”
这话让不少老猎户都坐直了身子。
张志强站起来:“清风说得对,开春的头茬蘑菇,一斤能卖到五毛钱。咱们这么多人手,一天少说也能采个百八十斤。要是碰到灵芝、人参、黄精就更值钱了。”
苏清风越说越激动,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还有,今年的工分,咱们可以先不发现钱,全部折算成投资。等年底挣了钱,连本带利一起发,我保证,到时候发的钱,比往年的工分钱要多得多。”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
“工分也不发现钱了?这……这能行吗?”
“万一赔了,咱们这一年不是白干了?”
苏清风目光坚毅地看着大家,声音斩钉截铁:“乡亲们,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大家受苦受穷了一辈子,要是不把我这次机会,以后恐怕都没机会翻身了。”
这话一出,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王秀珍在台下听着,不由得攥紧了衣角,她知道,苏清风这是把全部身家都押上去了。
林大生适时地站起来,声如洪钟:“乡亲们,我林大生也在这里表个态。我相信清风的眼光,相信咱们西河屯人的本事。我家出三百块钱,今年的工分也全部投进去。”
有个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声音虽颤却坚定:“我老了,出不了大力气了,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帮着记记账,看看门。我出二十块钱,算是给咱们屯子尽一份心!”
有了带头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
“我家出三十块,虽然不多,但是个心意!”有个妇女大声说。
“我出八十块!”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掏出手绢包着的小布包,“这是我攒着买棺材的本钱,现在拿出来,为了咱们屯子的明天!”
这话说得不少人眼圈都红了。
苏清风看着台下踊跃的乡亲们,声音有些哽咽:“谢谢,谢谢大家相信我苏清风。我在这里发誓,一定带着大家把这件事干成。让咱们西河屯,变成全县最富的屯子。”
“等甜菜种出来了,咱们建自己的糖坊。等水稻丰收了,咱们顿顿吃白米饭。等兔子养大了,咱们家家有毛线衣。等砖窑建起来了,咱们户户住新房子。”
这番话说得所有人热血沸腾。
就连一开始持怀疑态度的年轻人,也红着脸站起来:“清风,刚才是我糊涂了,我家出三十块,算我一份!”
苏清风感动地看着大家:“好!都是好样的!咱们西河屯的人,就是要这股子劲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他转身对老会计说:“老会计,请您现在就开始登记,谁家出多少钱,都记得明明白白。等将来挣钱了,一分钱都不能差。”
老会计连忙拿出账本,戴上老花镜:“好好好,我现在就记。”
喜欢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