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军队要走?
他猛地站起身:“王团长,这不行啊!你们一走,小鬼子立刻就会杀回来。百姓又要遭殃,日子可就难过了。”
刘县长心里同样焦急,脱口而出:“王团长,怎么这么急就走?你们真不能离开啊!要是你们撤了,我们怎么办?等小鬼子打过来,县城里的老百姓怕是要遭殃,说不定会血流成河!求你们留下,帮我们守城打敌,我愿意把全县的物资全都拿出来支援抗战。”
徐子林眉头紧锁,语气严肃:“刘县长,你这话就不对了。你以为我们八路军是哪支队伍?是国民党军吗?我们八路军有铁的纪律,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从我们拿下舞成县那天起,你见过我们向百姓要过一粒米、一块布吗?”
他话音刚落,刘县长顿时醒悟,连忙摆手:“对不起对不起,徐政委,我真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只是实在舍不得你们走,舞成县的老百姓真的离不开你们啊!”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争执不下,两位县长苦苦挽留,希望新三团能继续驻守,保护县城安全。
徐子林态度坚决,反复强调这是上级命令,必须执行,部队没有选择。
过了片刻,王风缓缓开口:二位县长,请听我说清楚。
第一,老徐说得没错,撤离是总部决定,哪怕是我这个团长,也不能违抗军令。
第二,如果我们留在城里,反而会引来日军报复。
一旦开战,炮火之下受害最深的是老百姓。
日军若大举进攻,我们未必守得住。
一旦城破,敌人很可能因战损而迁怒于民,那时屠城之祸反倒可能成真。
两人听得心头一颤,不自觉地低下头。
王风接着说:“正因如此,我们才必须走。我们不愿让百姓为我们流血牺牲。还有一点,河源和舞成的乡亲们都曾经历过日寇统治,知道那种日子有多苦。你们现在虽然失去了军队庇护,但仍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抗战。我恳请你们坚持下去,表面顺从,暗中蓄力,静待时机。请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我们八路军一定会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顿了顿,他又道:这次撤离不只是战略转移,更是肩负任务。
根据其他地区的情报,日军在扫荡时,对城镇尚有顾忌,毕竟兵力有限,若不得民心,便难以维持占领区秩序。
因此他们往往假装温和,维持表面安定。
可那些孤立的村庄就没这么幸运了。
小鬼子进村后,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牲畜全被掳走,房屋尽数焚毁,活生生实行‘三光’政策。
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一旦日军开始扫荡,那些村庄的百姓安全就成了头等大事。
所以,两位县长,部队撤离县城实属无奈之举,只是暂时安排,并非长久之计,还请二位体谅。
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搭个桥梁。
我们走后,你们不妨从实际出发,为城中百姓考虑,暗中向日军透露消息——就说新三团已经撤出县城。
有了你们的情报,日军不费力气就能占领两座城池。
如此大功,他们定会重赏。
今后若有你们在中间周旋,城里的百姓也能少受些祸害。”
“这……”
何伍皱眉道:“那我不是成了叛国之人?”
王风缓缓说道:未必如此。两位虽身处敌占区,但我知道,你们的心始终与八路军同在。你们留下,意义重大。一来可以在日本人面前周旋,保全百姓性命;
二来,你们就是我们埋在城中的耳目,只要有你们在,敌人一举一动我们都了如指掌。
将来反攻收复失地,也会顺利许多。
等到抗战胜利那天,我和老徐一定亲自为你们作证。
你们非但不是汉奸,反而是河源县与舞成县的大功臣。
仔细想想,这样的贡献,对百姓、对国家,丝毫不比战场上拼杀逊色。
“这……”
这一次,连何伍也沉默了。
……
约莫半个时辰后,两位县长走出屋门,王风与徐子林送至院外。
临行前,何伍再三叮嘱:“王团长,既然已决定撤离,也不必太过仓促。容我回去联络商会,为贵军筹备些粮草物资,也算是河源全县百姓对抗战的一点心意。”
刘县长也表达了相似意愿。
王风一一婉拒:乡亲们生活本就艰难,我们是军人,上阵杀敌、守护山河,是本分。
若打仗是为了拿百姓的物资,那就不配穿这身军装。
心意我们领了,请回吧。
我们离开之后,城里百姓的安全,就有劳两位费心了!
“一定办到!”
“绝不会让百姓受苦!”
话已说定,王风随即唤来警卫员,护送二人离去。
分兵行动一结束,新三团便准备撤离河源县城与武城县。
即将告别这两座曾并肩共存的城池,不只是指挥员心中翻涌着情绪,连普通士兵也默默低着头,脚步变得沉重。
他们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向百姓透露半点风声。
就连那些从本地征召入伍的新兵,在政委徐子林逐个谈心后,也默默选择了悄然离去。
六千余人的队伍,仿佛被夜色吞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清晨,城中居民推开屋门,才发现城墙边空荡荡的营帐已不见人影。
人们先是愣住,继而慌乱四起。
战火未息的年月,一座无兵驻守的县城,如同荒野孤羊,随时可能被吞噬。
两位县长急匆匆赶来,脸上写满“惊诧”,随后转为“震怒”。
何伍拍桌吼道:“王团长肯定是听说鬼子要打过来,吓得连夜逃了!”
有人低声反驳:“王团长救过咱们多少回?他会抛下我们?”
“可人呢?整整一个团,昨夜还在,今早就没了。走也就罢了,连句话都不留?”
人群陷入寂静。
忽地,一位白发老人颤声开口:“我不信!我儿子就在新三团。要是真不管咱们了,他怎会不捎个口信回来?”
这话像火星落进干草堆,议论声再度沸腾。
两位县长对视一眼,彼此心知肚明,却只能含糊其辞,草草收场。
喜欢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