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寇封搜罗战马组建的单骑轻骑兵,此刻终于派上用场。虽然单人单马的骑兵战力有限——真正精锐骑兵往往配备一人双马甚至三马,像背嵬军和玄甲军皆是一人双骑,故五百精锐可发挥千骑冲击力。在如此碾压优势下,荆州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伤亡惨重。
此战结局,早在蔡瑁将战船驶入西陵水寨时便已注定。此刻岸边仅剩文聘率五千残兵负隅顽抗,其余三万余人尽数跪地请降。这也难怪,面对寇封麾下虎狼之师,这些早已丧失斗志的荆州士兵根本生不出反抗之心——既然水军同袍都已投降,主帅蔡瑁又被甘宁生擒,继续抵抗还有何意义?
最终这些部队全部归顺寇封。至于蔡中,未等陈到追问赵云下落,便已命丧乱军之中。
(
战斗逐渐停息,寇封令罗成、牛皋等人整编降兵,随后策马至阵前,饶有兴致地查探了文聘的数值。
“系统提示,文聘属性如下:”
**文聘**
武力:93|智力:85|统帅:84
政治:78|魅力:80|忠诚度:30
寇封阅罢暗喜,此人确是可用之材。
他深知争霸天下,无非争夺人口、贤才与钱粮。乱世之中,良将更显珍贵。寇封当即扬鞭高喊:
“文仲业!蔡瑁全军覆没,十万兵马尽数归顺,你率这五千残兵负隅顽抗,有何意义?”
“刘景升已逝,刘琮小儿岂能守住荆州?身为主将,难道要带着弟兄们白白送死?”
“何不归降?同为荆襄子弟,我必善待降卒。纵使你文聘愿以死尽忠,又该为谁效死?”
话音未落,文聘面色骤变。
他明白,此言一出,麾下士卒必会军心涣散。
是,皆是大汉子民,何必自相残杀?蔡瑁败亡,数万同袍都已归顺,区区五千人又能改变什么?
其实文聘对寇封颇有好感,根源在于其对刘备的厌恶——他始终认为刘备借居荆州,实为鸠占鹊巢。
自寇封出走大败关羽起,这位荆州名将便暗中关注。待其横扫荆南,文聘心底竟生出几分钦佩:
短短数月,强敌环伺之下开疆拓土,这岂是常人所能为?
【
自那时起,寇封已显露出王者之姿!
谁曾想,他文聘竟会败于寇封之手?
寇封所言不虚——刘表既亡,他文聘又该效忠何人?
那个被蔡瑁操控的傀儡刘琮?
罢了!与其追随庸主,不如解甲归田!
文聘回望身后五千士卒,长叹道:“都降了吧……给荆州留些血脉。”话音未落,他反手将长枪刺入黄土,颓然阖目。
寇封眼底掠过一丝笑意。文聘与太史慈不同:刘表死后,他便如史载那般随波逐流投曹,而今困兽犹斗,终是被大义与五千将士的性命缚住了手脚。
此降虽迫于形势,却更显其将帅本色——甘担背主骂名保全士卒,反倒衬出他骨子里的忠义。
文聘归顺,意味着蔡瑁十万大军烟消云散。说是“覆灭”或许言重,毕竟五六万荆州水军尽数倒戈。此战寇封先诈败诱敌,再半渡突袭,兼有猛将摧锋,擒将伏兵,打得行云流水。
究其根本,终究是蔡瑁轻敌酿祸。若他未轻视甘宁,若蒯越肯随军献策……可刘表一死,荆州世族早已分崩离析,哪还有当初同心同德的局面?
文聘归顺后,寇封终于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当时**和蔡中带兵追击刘备时,是否有一员将领死战断后?此人现在如何?
陈到急切插话:是赵云!常山赵子龙!
见文聘面露难色地叹气,二人顿时心头一紧。
寇封暗自思忖:莫非因为我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轨迹,竟害子龙兄遭遇不测?一念及此,他眼中寒光乍现,咬牙道:刘备,这笔账我定要你血债血偿!
(作者附言:今日更新原来寇封误以为赵云战死沙场,而命其断后的刘备正是罪魁祸首。他对赵云始终怀有特殊情感——这既源于君主对良将的渴求,更因后世传颂的常胜威名。
无论是长坂坡七进七出,两救幼主;抑或汉水救黄忠,单骑退敌;乃至空营惊走曹操...这些传奇事迹都令他对这位无双战将充满敬仰。更令他不平的是,刘备始终未能让赵云尽展所长。
亲身经历三国时代后,寇封更深切体会到赵云的可贵。当初在刘备帐下,唯有赵云处处维护于他,更曾冒险求情。无论是基于历史评价,还是个人恩义,赵云都值得他全力相护。
此刻陈到更是目眦欲裂,怒视文聘喝问:快说!子龙究竟如何牺牲的?
见寇封、陈到怒容满面,文聘心知二人误解,只得苦笑道:
赵云未死。方才叹息,是惊叹此人之勇堪称当世无双。自吕布殁后,再未见这般骁将——单骑从我八万大军中突围而出!即便蔡中下令放箭,仍被他杀出重围,更成功阻截我军追击刘备。
至于其下落,我也不甚清楚。那日激战后便失去踪迹,只知他往荆北方向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