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之事已了,成功招揽郭嘉、戏志才两位大才,并做了妥善安排,刘隆心中大定。在阳翟城隐秘休整数日,确认并无尾巴盯梢后,他便与赵云率领十余名精锐护卫,悄然离开颍川,一路向东,过兖州,入青州,直奔此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目标——东莱黄县。
此行的目标,是那素有“信义勇烈”之名的虎将,太史慈,太史子义。
青州地界,比之颍川,更显残破。黄巾之乱虽平,但余波未息,盗匪蜂起,加之袁谭、孔融、公孙度等势力在此角逐,民生凋敝,十室九空。刘隆一行人马轻装简从,尽量避开城池大道,专走偏僻小径,饶是如此,沿途仍可见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主公,前方再有三十里,便是黄县地界了。”向导老陈指着前方隐约的山峦轮廓说道。连日奔波,众人脸上皆带风霜之色。
刘隆勒住马,望向那片熟悉的土地(根据前世记忆),心中感慨。太史慈,这位历史上为报孔融之恩而单骑突围求援,后又追随孙策开创江东基业的忠义虎将,如今应在故乡侍奉老母。
“加快脚步,务必在天黑前抵达黄县。”刘隆下令。他希望能尽快见到太史慈,完成这最后一块重要拼图。
黄昏时分,一行人风尘仆仆,终于抵达黄县境内太史慈居住的村庄。村庄依山傍海,本应是鱼米之乡,此刻却显得破败寂静,村中屋舍多有残破,人烟稀少。
几经打听,在村尾一处略显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院落前,刘隆等人停了下来。院墙由碎石垒成,院门虚掩,院内可见几畦菜地,绿意盎然,与周围的萧索形成对比。
刘隆整理了一下衣袍,亲自上前叩响门环。
片刻后,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却难掩憔悴的老妇人探出身来,疑惑地打量着门外这群陌生来客,尤其是他们虽作寻常打扮却难掩精悍之气。“诸位是?”
刘隆连忙躬身施礼,语气极为恭敬:“老人家安好。晚生刘隆,自远方来,特来拜会太史子义将军,不知子义将军可在家中?”
“子义?”老妇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叹了口气,“诸位来得不巧,子义他……半月前便出门办事去了,归期未定。老身是他母亲,诸位寻他有何要事?”
不在家?刘隆心中一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维持着恭敬道:“原来是太史老夫人!晚生失敬。晚生久慕子义将军忠义之名,特来拜访,欲请将军出山,共图大事。不知将军去了何处?何时能归?”
太史慈的母亲摇了摇头,脸上忧色更重:“他只说去北海郡办件要紧事,具体何事,归期几何,却未明言。这孩子,性子倔,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这一去……唉,兵荒马乱的,真叫人担心。” 言语间充满了对儿子的牵挂。
北海郡?刘隆心中一动,莫非与孔融有关?历史上太史慈曾为孔融解围,时间似乎也对得上。若真如此,太史慈此行恐怕凶险异常。
见刘隆面露忧色,太史母以为他失望,便道:“诸位远来辛苦,若不嫌弃寒舍简陋,可进来喝碗水,歇歇脚。”
刘隆正想多了解些情况,便顺势道:“如此,便叨扰老人家了。” 令赵云等人在院外等候,自己只带赵云一人随老夫人入院。
院子不大,但整洁异常,可见主人勤快。屋舍简陋,家徒四壁,却自有一股刚正之气。刘隆与赵云坐下,太史母颤巍巍地端上两碗清水。
“家中简陋,无以待客,只有清水,二位莫怪。”
“老人家客气了,清水足矣。”刘隆双手接过,心中对太史慈的清贫与孝心更生敬意。他饮了一口水,斟酌道:“老夫人,子义将军侠肝义胆,武艺超群,如今乱世,正是英雄用武之时,为何困守乡里?”
太史母叹息道:“子义常说,大丈夫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然老身年迈多病,他放心不下,且……这世道,明主难寻啊。前番北海孔文举公倒曾派人来请,被他以侍奉老母为由推拒了。”
刘隆心中了然,太史慈乃至孝之人,且眼光颇高,不遇真主,绝不轻易相投。他趁机道:“老夫人,实不相瞒,晚生乃汉中太守刘隆,虽地僻力微,然志在匡扶汉室,解民倒悬。麾下亦有关羽、张飞……哦,是赵云、典韦等豪杰相投(他差点说顺嘴)。此番冒昧前来,确是诚心邀请子义将军,共图大业。隆必待将军如腹心,奉老夫人如亲母!”
他亮明身份,以示诚意。
太史母闻言,吃了一惊,重新打量刘隆,见其气度不凡,言辞恳切,不似作伪,沉吟片刻道:“原来是刘太守,老身失敬了。太守厚意,老身心领。只是子义不在,一切还需等他回来再议。”
刘隆知此事急不得,便道:“无妨。既然将军未归,隆便在此等候几日,望老夫人允准。” 他决定留下等待,以示诚意,也可趁机照顾其母,施以恩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