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陛见的经历,如同一块沉重的寒冰压在刘隆心头。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朝堂,那被架空的少年天子,那暮气沉沉的公卿,尤其是那隐于幕后、执掌实权的宦官……这一切都让他对东汉朝廷彻底失望。留在洛阳,只会感到窒息。
觐见后的次日,刘正仍需按礼节拜访一些台阁重臣,进行官场上的应酬。刘隆借口年少不耐久坐,向父亲告假,只带了两个贴身护卫,信步出了官驿,想在离开前,再看看这帝都的另外一面。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洛阳城西的皇家园林——西园附近。此处虽毗邻宫禁,但环境清幽,林木葱郁,更有引洛水而成的湖泊,波光粼粼,是达官贵人闲暇时游赏之地。然而,如今的西园,也难免沾染了时代的颓唐。园外可见不少无所事事的浪荡子弟和衣着暴露、眼神挑逗的倡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放纵与颓废的气息。
刘隆正欲转身离去,却听到不远处的一座临水亭榭中,传来一阵略显激昂的争论声。他本不欲多事,但其中一个声音,洪亮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锐气,隐隐有些耳熟,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示意护卫留在远处,自己悄然走近几步,隐在一棵柳树后望去。
只见亭中坐着四五人,皆是青年士子打扮,正在饮酒争论。其中一人,约莫二十七八年纪,身材短小精悍,皮肤微黑,双目炯炯有神,开阖间精光四射,鼻梁高挺,嘴唇紧抿,下颌微须,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之气。他并未穿着华服,只是一身寻常的深色绢袍,但坐在那里,却自然而然成为几人的中心。
曹操!曹孟德!
刘隆心中猛地一跳。虽然此人比后世画像和想象中要年轻许多,但那股独特的、混合着精明、果决与霸气的神采,让他几乎瞬间就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此时的曹操,应该正任职洛阳北部尉,以执法严厉、不避权贵而闻名,但因其祖父曹腾是宦官,虽自身有才,在清流士人中仍不免受到些排挤和暗中鄙夷。
此刻,曹操正与另一名白面士子争论。那士子慷慨陈词:“……如今天下纷乱,根源在于阉宦擅权,蒙蔽圣听!唯有清君侧,诛阉竖,方能拨乱反正,重振朝纲!”
曹操听罢,却冷笑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酒杯重重顿在石桌上,发出“咚”的一声脆响,打断了对方的慷慨激昂。
“诛阉竖?谈何容易!”曹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冰冷的现实感,“张让、赵忠之辈,盘踞宫廷数十载,党羽遍布朝野,手握禁军,深得陛下……信任(他顿了顿,这个词说得有些意味深长)。尔等只知空谈清议,可曾想过,一旦事败,非但自身性命不保,更将连累家族,徒使国家陷入更大动荡!此非忠君爱国,乃是匹夫之勇,误国之道!”
那白面士子被噎得面红耳赤,辩驳道:“那依孟德之见,莫非就坐视阉宦祸国,无所作为?”
曹操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缓缓道:“乱世用重典,沉疴需猛药。然下药须对症,更须有时、有势!如今黄巾蜂起,天下板荡,首要之务,在于平定叛乱,稳固地方!手握强兵,肃清寰宇,立下不世之功,届时,朝中宵小,又何足道哉?自有煌煌大势,碾压而过!”
他这番话,与当下洛阳盛行的清谈风气格格不入,充满了务实的功利色彩和强烈的权力意识,让亭中几人都陷入沉思,也有人面露不以为然之色。
刘隆在树后听得暗暗点头。不愧是曹操!眼光毒辣,直指核心。在所有人都还在纠结于朝堂斗争时,他已经看到了乱世中真正的力量所在——军队和地盘!这与刘隆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就在这时,曹操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锐利的目光猛地转向刘隆藏身的柳树方向,沉声喝道:“何方朋友在此?何必藏头露尾,不妨现身一见!”
刘隆心中微惊,暗道曹操果然警觉。他既已被发现,便也不再隐藏,整了整衣冠,从容地从树后转出,走向亭子,拱手一礼,朗声道:“在下汉中刘隆,偶经此地,闻听高论,心有所感,无意惊扰诸位雅兴,还望海涵。”
“汉中刘隆?”曹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恍然,“可是近日在汉中剿匪安民、颇有名声的刘刺史公子?”
“正是在下,薄有微名,不敢当孟德兄谬赞。”刘隆不卑不亢地回答。他注意到曹操称呼他父亲为“刘刺史”而非“刘使君”,语气平常,并无多少巴结或轻视,显得很是自然。
曹操打量了刘隆几眼,见这少年虽年纪轻轻,但气度沉凝,眼神清澈而坚定,面对自己这群年长者毫无怯意,不由生出几分兴趣。他挥手让原本坐在身旁的一名士子让出位置,对刘隆道:“既是刘公子,相逢即是有缘。如不嫌弃,可愿入席,共饮一杯薄酒?”
刘隆正想借此机会接触这位未来的乱世枭雄,便顺势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他落座后,曹操亲自为他斟了一杯酒。酒是普通的浊酒,略带酸涩。亭中其他几人见曹操对这少年颇为礼遇,虽有些诧异,也纷纷拱手见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