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牡丹亭》下卷后,谈则便一头扎进了这方充满诗意与梦幻的文字天地,开始了她细致入微且饱含深情的补评工作。她将陈同的评点反复研读,每一行字都像是一把钥匙,试图打开陈同那扇隐匿在时光深处的文心之门,去揣摩其文风与思路。那书页上的字迹,仿佛是陈同跨越时空的轻声细语,在谈则耳边萦绕。
每晚,当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整个世界温柔又静谧地笼罩,万籁俱寂之时,谈则便轻轻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桌前。桌上那盏昏黄的油灯,如同夜空中一颗孤独却坚定的星辰,散发着柔和而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她面前的书页和她专注的脸庞。她微微俯身,伏案疾书,手中的毛笔在书页空白处轻盈地舞动,仿佛是一位灵动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留下了一行行娟秀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字。“仿阿姊意评注一二,悉缀贴小笺,弗敢自信矣。”谈则在第一页如此写道,那语气谦逊而恭敬,宛如一位虔诚的信徒在向心中的神明虔诚地祈祷。她将陈同视为未曾谋面的姐姐,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这位早逝才女的深深仰慕之情,那情感如同潺潺的溪流,细腻而又绵长。
与陈同充满少女幻想的评点不同,谈则的评注多了几分成熟女性的理性与克制。在《闻喜》一折中,当看到老夫人云“是个好秀才”,而春香今云“穷秀才”时,谈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世事洞察的敏锐。片刻后,她重新提起笔,在书页上写下:“非是轻薄。好者多穷,不穷多未必好也。”这番见解,宛如一道明亮的闪电,划破了夜空的黑暗,既有对世情的深刻洞察,又不失对真才实学的尊重。它不仅仅是对剧中人物对话的一种解读,更是谈则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和感悟。
吴仪一常常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妻子评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爱意。有时,他看到谈则陷入沉思,便会轻轻地走到她身边,轻声提出自己的意见。谈则总是微微抬起头,用那双明亮而温柔的眼睛看着丈夫,虚心接受他的建议。但她始终坚持要保持陈同评点的风格,她认真地解释道:“我不想让阿姊的文字中混入太多我们的见解,这是她的心血,我不过是代为补全。”吴仪一理解妻子的心思,他微笑着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几个月的时间,如同一场悠长而又充满诗意的梦,悄然流逝。谈则的评点已积攒了许多,那一沓沓写满小笺的纸张,就像是她这段时间辛勤付出的见证,沉甸甸地摆放在书桌上。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纸张整理好,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捧着它们走到丈夫面前,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说道:“仪一,你看看这些。”
吴仪一仔细地阅读着谈则的评点,他的眼神随着文字的流动而不断变化,时而露出惊喜的神情,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读完后,他惊叹道:“若非事先知晓,我几乎分辨不出哪些是陈同所写,哪些出自你手。你们二人的评点,竟如出一人之手。”谈则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灿烂而又美丽。她轻轻地说道:“如此说来,我没有辜负阿姊的文心。”
随后,谈则将陈同的上卷评点与自己补评的下卷合抄在一起,她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每一个字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情感。抄完后,她又精心地挑选了纸张,将这本合抄的《牡丹亭》重新装订成册。那崭新的书册,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是两位才女智慧的结晶在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每当闲暇时,夫妻二人便会取出这本《牡丹亭》,共同品读。他们坐在温馨的书房里,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他们时而为陈同的妙语击节赞叹,那声音清脆而又响亮,仿佛是对陈同才情的最高褒奖;时而为谈则的补评会心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对彼此的理解和欣赏。
“你们二人,虽素未谋面,却因一书结缘,真是奇事。”吴仪一感叹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份奇妙缘分的感慨。谈则轻抚书页,若有所思,她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滑动,仿佛是在与陈同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她缓缓地说道:“有时夜深人静,我独坐灯下评点时,恍惚觉得陈小姐就站在我身后,指点我如何下笔。那种感觉...很奇妙。”吴仪一将妻子搂入怀中,轻声道:“或许她真的在天有灵,看到你如此珍视她的心血,也会感到欣慰。”
谈则将这本合评的《牡丹亭》视为珍宝,她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一个精致的木盒里,只借给最亲近的人阅读。她的外甥女陈沈氏是个聪慧的姑娘,她早就听闻姨妈有一本珍贵的《牡丹亭》合评本,心中一直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她得到了姨妈的允许,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全书。
陈沈氏坐在窗前,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她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时而眉头紧锁,仿佛在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担忧;时而露出灿烂的笑容,仿佛是被两位女子的评点所逗乐。读完书后,她合上书页,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两位女子的评点赞不绝口:“姨妈,这些评点如此精彩,为何不公之于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好梦需留不需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好梦需留不需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