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匆匆间五年已然过去。康熙八年的春日,杭州城内,吴山草堂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灵秀之地。草堂内,繁花似锦,翠柳依依,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
三十岁的吴仪一正端坐在书房中,专注地整理着文稿。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衫,面容清瘦却透着几分儒雅的气质,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此时的他,已娶了清溪谈家的女儿谈则为妻。夫妻二人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志趣相投,平日里或吟诗作画,或谈经论道,生活美满而宁静,宛如一幅和谐的画卷。
这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吴仪一正沉浸在文稿的世界中,忽然,管家匆匆来报:“老爷,门外有一位从黄山来的老妇人求见,自称是陈家旧仆。”
吴仪一心中一动,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动着他的心弦。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文稿,命管家将老妇人请进来。不一会儿,一位身形佝偻、面容憔悴的老妇人缓缓走进书房。她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坚毅和忠诚。
老妇人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蓝布包裹,那包裹看起来有些陈旧,却被她保护得十分完好。她颤巍巍地将包裹递给吴仪一,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老爷,这是我家小姐生前最爱的书,老奴冒死藏了下来,想着应该交给姑爷。”
吴仪一接过包裹,只觉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往事。他轻轻打开包裹,露出一册装帧精美的《牡丹亭》上卷。书页已经泛黄,边缘处有些烧焦的痕迹,像是经历过一场可怕的劫难,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他缓缓翻开书页,目光瞬间被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的娟秀小字吸引住了。那些字迹工整而秀丽,宛如一朵朵盛开在纸上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有些地方还有泪痕晕开的痕迹,仿佛是写字人当时悲伤的泪水,不经意间滴落在了纸上。
“这是……”吴仪一惊讶地抬头,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老妇人抹着泪,声音哽咽地说道:“是我家小姐写的。小姐生前最爱这本书,日日夜夜捧着读,写下了许多心得。夫人说这书害了小姐,要烧掉,老奴实在不忍心看着小姐的心血付之一炬,便偷偷藏了这一卷……”
吴仪一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仿佛能感受到写字人当时的心绪起伏。那些评点见解独到,文采斐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牡丹亭》的深刻理解与对爱情的纯真向往。他轻声念出其中一段:“情不独儿女也,惟儿女之情最难告人……”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此时,他的心中震撼不已。他从未想过,那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妻竟有如此才情与悟性。在他的想象中,陈同或许只是一个柔弱的少女,却没想到她对爱情和文学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解。
老妇人絮絮叨叨地讲述着陈同生前的种种。她说陈同自幼便痴迷读书,常常废寝忘食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她写评点时,总是全神贯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手中的笔。有时候,一写就是一夜,直到东方泛白,才疲惫地放下笔。即使在病中,她仍念念不忘《牡丹亭》,常常在梦中喃喃自语,呼唤着书中的角色。
吴仪一听得入神,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清丽绝俗的少女形象。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在昏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眼神中透着专注和执着。她的发丝轻轻垂落在肩头,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飘动,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送走老妇人后,吴仪一捧着那本泛黄的书卷,在书房的檀木椅上呆坐了许久。窗外雨丝斜织,淅淅沥沥地敲打着青石台阶,仿佛也在为书中的故事低吟浅唱。妻子谈则端着热茶推门而入时,正看见丈夫望着书页出神,眉间凝着化不开的愁绪。
“夫君,出了什么事?”谈则将茶盏轻轻放在案头,指尖触到他冰凉的手背,心头一紧。
吴仪一缓缓将书递到她面前,书页间夹着半片褪色的桃花笺,墨香犹存:“这是我那未过门的妻子陈同的遗物。”
谈则接过书,指尖微微颤抖。她翻开扉页,只见一行小楷娟秀如竹:“丙戌年春,陈同识于金陵书肆。”再往后翻,每一折戏文旁都布满了朱砂批注,或长或短,或叹或问,竟比戏文本身更添三分灵动。
“这些评点……”谈则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写得真好。”
“是啊,”吴仪一叹息道,目光落在窗外雨幕中,“她若在世,必是位才女。”
谈则继续翻阅,越看越入迷。当她读到《惊梦》一折旁的批注时,呼吸忽然一滞:“青春去了,便非良缘,此语痛极。”短短数字,竟似一把利刃,直直刺入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她仿佛看见一个身着素衣的少女,独坐闺中,对着铜镜轻抚鬓角,眼中既有对韶华易逝的恐惧,又有对真爱的渴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好梦需留不需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好梦需留不需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