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火诗集》像颗掉进油锅里的火星子,在京城溅起沸反盈天的议论。神火坊的匠人把诗句刻在铁锤上,卖炊饼的王老汉用诗签包饼,连城南的 prostitutes 都哼着《冰河曲》揽客,倒把秦楼楚馆的酸词艳曲衬得像冷了的炊饼 —— 硬邦邦没滋味。
“殿下,不好了!” 狗剩抱着本被撕得稀烂的诗集冲进神火坊,书页间还夹着片玉兰花瓣,“翰林院联名弹劾您‘以俗破雅,伤风败俗’,说您的诗是‘铁匠的吆喝,难登大雅之堂’!”李天泽正在教铁苗辨认诗签上的铁字,小丫头啃着 “火成星” 的铁签,口水把 “星” 字泡得发亮:“伤风败俗?他们倒是说说,哪首诗伤风了?是‘汗滴成诗火成星’,还是‘铁锤挥得响当当,火星溅落成文章’?” 他忽然轻笑,用铁锤在废铁上敲出《冰河曲》的节奏,“雅俗之分,不在笔墨在民心 —— 百姓觉得热乎的,便是大雅。”
金銮殿的朝会成了诗坛擂台,御史中丞赵大人举着弹劾折子,帽翅上沾着隔夜的墨渍:“陛下,二皇子竟在诗集里写‘茅房硝石白如霜’,此等粗鄙之语,若流传到塞北,岂不让蛮夷笑我大魏无人?”殿中响起翰林们的咳嗽声,太子李承乾的玉扳指敲着石案,活像在打节拍等好戏。李天泽却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本皱巴巴的册子,封面写着《茅房杂咏》—— 正是城南百姓搜集的硝石提炼民谣。
“赵大人觉得‘茅房’粗鄙?” 李天泽翻开册子,里面夹着张尿碱结晶的标本,“可百姓们说,这‘白如霜’的硝石,是神火雷的引子,是护堤桩的筋骨。” 他忽然指向殿下的匠人代表李大宝,后者正用护心镜当镇纸,“大宝,给诸位大人念念你写的《淬火歌》。”李大宝挠着脑袋站起来,护心镜撞得朝笏板叮当响:“俺不识字,就会哼 ——
铁锤砸,火星跳,淬火水里响鞭炮。铁变骨,火变魂,匠人手里出乾坤。”
殿中先是死寂,接着爆发出憋不住的笑声,二皇叔李世璟的甲胄都笑得发颤:“好个‘响鞭炮’!老子在塞北听见这调子,比听见冲锋号还提神!” 他忽然瞪向赵大人,“你骂诗粗鄙,咋不骂柔然人的狼嚎优雅?”
太子见势不妙,急忙转移话题:“二弟,你诗中‘莫言匠人无妙句’,难道想让天下匠人都弃锤写诗?”李天泽看着太子袖口绣着的云纹,忽然想起林玲儿整理的《民间谣谚集》,里面夹着匠人们刻在工具上的短句:“皇兄误会了,匠人握锤时是铁骨,哼歌时是诗心,两者本就一体。就像这朝笏板,能写奏折,也能当镇纸 —— 关键看用的人有没有热气。”
朝会散后,李天泽在御花园遇见林玲儿,她正对着太湖石上的 “火成星” 题字发呆,裙角沾着几片玉兰花瓣。“林姑娘这是在给本宫的诗打分?” 李天泽笑着递过块神火纹铁牌,上面刻着她昨夜新增的批注,“‘铁骨承霜,诗心载火’—— 比翰林的评语烫嘴多了。”林玲儿的耳尖微微发红,忽然从袖中掏出卷羊皮纸:“民女整理了各州府的民谣,发现济州船工的号子、郓城农夫的秧歌,都和殿下的诗路相通。” 她忽然压低声音,“父亲昨夜在书房抄录《神火诗集》,说这是‘淑妃娘娘治水歌谣的续篇’。”
这话像块暖炉贴在李天泽心口,他忽然想起母妃治水图上的歪斜小字,想起老匠人在河堤上哼的调子。原来母亲的诗魂,早已融进大魏百姓的血脉,而他不过是个拾柴的人,把散落的火星聚成火炬。
是夜,神火坊的锻铁声与吟诗声此起彼伏,匠人弟兄们举着铁锤当话筒,把《淬火歌》唱得山响。李大宝抱着女儿,用护心镜当摇篮曲板,小丫头在 “火星跳” 的节奏里咯咯直笑。李天泽坐在锻铁炉前,给铁苗讲 “汗滴成诗” 的故事,炉火光映着女儿懵懂的眼睛,忽然觉得这才是诗的真正模样 —— 不是宣纸上的墨香,而是铁锤下的火星,是百姓眼里的光。
“殿下,” 狗剩抱着新刻的诗签跑来,“城南豆腐坊的刘娘子说,要把您的诗刻在豆腐模具上,说‘吃着带诗的豆腐,心里亮堂’!”李天泽摸着诗签上的凹痕,忽然轻笑:“好啊,让全大魏的豆腐都带着诗味儿,让每个百姓咬下去,都能嚼出火星子。” 他忽然望向远处铁花书院的灯火,林玲儿正带着孩子们念《冰河曲》,“等铁苗长大,就教她用铁笔写诗,刻在每块护堤桩上 —— 让洪水看见,让岁月看见,大魏的诗,是刻在山河里的。”
金銮殿的更漏声传来,李天泽案头的《神火诗集》第两百版正在赶印,这次封面换了幅画:李大宝挥锤的背影,王老汉扛锄的剪影,还有无数百姓举着火把的光点,聚成一片璀璨的星空。他忽然明白,所谓 “大魏诗仙”,从来不是某个皇子的头衔,而是千万百姓用汗水和希望共同写成的封号 —— 当每个匠人、农夫、织女都能在生活里找到诗,这朝堂之上,便处处是永不熄灭的神火。
次日清晨,朱雀大街的书肆前排起长队,卖炊饼的王老汉趁机推销 “神火诗饼”,每个饼里都藏着铁制诗签。李天泽抱着铁苗路过,听见几个老匠人在争论《淬火歌》的下句,忽然觉得这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 不是写在纸上的诗句,而是刻在百姓日子里的烟火诗行。
御花园的玉兰开得正好,林玲儿站在 “铁骨冰心” 的题字前,望着远处神火坊腾起的烟雾,忽然轻笑。她知道,李天泽的诗路,就像老龙弯的河水,看似粗粝,却滋润着千万亩良田。而她,愿做河中的一块鹅卵石,默默见证这流淌的诗河,如何汇聚成大魏最壮阔的篇章。
喜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