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佛坛周围会有许多塑像,它们围绕着佛坛,就像众星拱月一样。”中年女人继续解释说,“悬塑起源于唐代,但是保存下来的非常少。即便在莫高窟,也仅仅只有唐代第二十七窟壁面上的众赴会菩萨这一例悬塑。”
“看来真的很稀少,”张导感慨道,“怪不得说物以稀为贵呢。”
“那当然啦,”中年女人提高音量,兴奋地说,“1996年11月20日,千佛庵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年轻女子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对宇辰说法的一种认同。
“小西天的建筑特点,用‘小、巧、精、奇’这四个字来概括,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小西天依据地势来塑造佛像,除了佛坛上的五尊主佛,就连墙壁、檩柱、屋椽上,都布满了数以千计的彩塑。”中年女人边说边看了看大家,眼神中仿佛在传递着“精彩的还在后头”的信息。
“大梁上的八大金刚,那模样威武雄壮,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壁而出。还有人面飞天、神鸟、孔雀、鹦鹉、仙鹤,它们在缥缈的云间自在游弋,宛如仙境。而十二乐伎菩萨呢,身姿轻盈曼妙,仿佛正在翩翩起舞。梁间墙壁上的悬塑,那叫一个富丽堂皇,正是取自西方极乐世界的寓意。”中年女人兴奋地描绘着,仿佛小西天的盛景就在眼前。
“有些东西啊,本身可能没那么华丽,但是经你这么用文字一描述,云山雾罩的,倒真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很明显,年轻女子已经心动了,可碍于面子,她还是得找些话来掩饰,随便敷衍几句。
中年女人可不管这些,继续兴致勃勃地介绍:“小西天满堂都是木骨泥质的悬塑,上面贴金敷彩,远远望去,金碧辉煌。我猜啊,这大概就是几百年前那些能工巧匠们心目中幻想的西天极乐世界的模样吧。”
说到这儿,中年女人提高了嗓门,抑扬顿挫地讲起来:“那千尊佛像,按照三十三重天依次排列,每一尊的造型都生动逼真,姿态更是千变万化,胡须眉毛都清晰可见,而且尊卑秩序井然,数量虽多却层次分明,繁杂却丝毫不显凌乱……”
“你就可劲儿吹吧。”边上一位老爷子嘴上虽然这么说,可耳朵却不自觉地竖了起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这位老爷子精神矍铄,带着浓浓的晋北地方口音。
“这些塑像大小不一,有的高达三米多,而有的却只有拇指那么小。大雄宝殿正面的五尊主佛,每一尊都高达3.2米,正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南边依次是阿弥陀佛、药师佛,北边则是弥勒佛、毗卢遮那佛。在十大弟子的上方,便是制作极为精美的‘琉璃胜境’和‘六欲之天’悬塑群……哎呀,我都觉得言语已经无法完全表达出那种震撼了,你就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吧!”中年女人激动得大声喊起来。
“还真没看出来,一直以为你文静,没想到你还挺会夸夸其谈的。”老爷子嘴上不饶人。
“我哪是吹呀,那场面真的特别震撼!”中年女人兴奋得手都跟着比划起来。
“都过去几百年了,就算没残破,颜色也该褪了吧?”老爷子对此充满了疑问。
“这些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之所以能历经数百个年头还不褪色,完全要归功于古代工匠们独特的选材和精湛的技艺。”中年女人不紧不慢地打开了话匣子,“他们选用的都是优质的矿石作为原料,然后经过研磨、筛选、调配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精心制作出颜料。这样做出来的颜料,稳定性和耐候性都极高,哪怕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湿度变化或者光照辐射的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原本的色泽。”
说到这儿,中年女人停顿了一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接着说:“真的很难想象,在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匠人们的艰辛付出和智慧结晶啊。”
紧接着,中年女人又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在这片祥云缭绕、金碧辉煌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座悬塑的神灵塑像。它们形态各异,神情生动逼真,仿佛一下子就能把观众带入到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里。”中年女人一边讲解,一边还配上各种生动的手势,恨不得把视频里看到的精彩都一股脑儿展现给梦瑶。
听完中年女人的讲解,老爷子不禁啧啧称奇:“哇,真是太神奇了!原来这些艺术品背后还藏着这么复杂繁琐的工艺流程啊!”说着,他闭上眼睛,开始想象那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雕塑群像,仿佛自己真的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神秘的小西天之中了。
“每尊塑像,都是一段故事,都是一份智慧的化身,他们的存在,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灵性和神秘。”中年女人越说越起劲儿,眼中闪烁着光芒。
“继续。”张导鼓励道。
“他们个个身姿雄伟、神态各异,他们有的闭目沉思,仿佛在领悟宇宙的奥秘;有的手持法器,彰显着佛法的无边力量;有的面带微笑,似乎在诉说着人间的喜怒哀乐;还有的目光如炬,透出一种洞察世事的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同刀削面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同刀削面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