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大学的秋日晨光,透过图书馆三楼古籍阅览室的雕花窗棂,在地板上投下错落的光影。苏沐妍提着一个印着小雏菊的保温袋,脚步轻快地穿过书架间的过道,鼻尖萦绕着古籍特有的樟香与纸张气息。她的目光一扫,便锁定了靠窗的熟悉身影 —— 楚寻正坐在那里,面前摊着一本泛黄的《三朝北盟会编》,指尖夹着一支钢笔,在草稿纸上勾勒着复杂的古代金融制度流程图,阳光落在他的侧脸,将睫毛的影子投在书页上,安静得像一幅油画。
“楚寻,早呀!” 苏沐妍把保温袋轻轻放在桌角,声音甜得像浸了蜂蜜,“今天做了你爱吃的肉松海苔饭团,还有热乎的银耳羹,快趁热吃~”
楚寻抬起头,眼底的书卷气尚未散去,看到她泛红的耳尖和亮晶晶的眼睛,嘴角不自觉上扬:“又辛苦你早起了。其实不用这么麻烦,食堂的早餐也很好。”
“才不麻烦呢!” 苏沐妍坐在他对面,双手轻轻托着下巴,“能给你做早餐,我每天都充满动力!而且……” 她顿了顿,脸颊红得像熟透的水蜜桃,“你上次帮我整理的交子制度笔记,陈教授在课堂上当成范本展示,还说要推荐我参加校级学术论坛呢!”
她的声音不大,却刚好吸引了旁边几位埋头苦读的学生。自从上次楚寻用古体解法破解宋代金融史难题、引陈启明教授当场请教后,“金融系学神楚寻” 的名声已经在图书馆和历史系传开,甚至有不少研究生特意早起占座,就为了能 “旁听” 楚寻给苏沐妍讲题,网友们在校园论坛上戏称这是 “青藤最难抢的免费公开课”。
“楚寻同学,苏沐妍同学,早上好!” 一阵急促又兴奋的脚步声传来,陈启明教授带着三位历史系的资深教授,还有一群研究生,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手里抱着一摞厚重的古籍,“楚寻同学,可算等到你了!京都大学的李教授特意赶过来,想和你请教宋代交子务的古体记账法!”
被簇拥在中间的李教授,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手里拿着一本装订精致的文稿,眼神热切地看着楚寻:“楚同学,我拜读了你关于交子制度的分析,你的古体解法简直是开创性的!尤其是你还原的‘交子务本钱三分制’运作流程,填补了学界空白,我这次特意过来,就是想和你深入探讨一下。”
周围的学生们瞬间炸开了锅,纷纷围了过来,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小声议论:“我的天!这是京都大学的李院士吧?他竟然专门来请教楚寻!”“这是什么神仙排面!学神的世界果然不是我们能懂的!”“快录下来!这可是学术界的名场面,以后能吹一辈子!”
苏沐妍坐在楚寻身边,脸上满是骄傲,悄悄拿出手机,给楚寻拍了一张侧脸照,照片里的他从容应对着几位教授,阳光落在他身上,自带 “主角光环”。
楚寻有些无奈地放下手里的饭团:“李教授,陈教授,各位老师,你们太抬举我了。我只是对宋代金融制度略懂皮毛,谈不上什么开创性。”
“略懂皮毛?” 李教授激动地翻开手里的文稿,指着上面的古体文字,“楚同学,你这‘略懂皮毛’,可比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还透彻!你提到的《交子务条例》手抄本细节,连国家图书馆的孤本里都没有记载,你是怎么还原出来的?还有这种古体记账法,你是从哪里学的?”
楚寻喝了一口银耳羹,语气平淡得像在说 “今天天气不错”:“《交子务条例》我确实看过完整的手抄本,至于这种记账法,其实是我宋朝学生的作业题。当年我教他们分析金融制度时,为了让他们理解透彻,特意设计了类似的习题,没想到现在还能派上用场。”
“!”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连几位见多识广的教授都瞪大了眼睛,手里的古籍差点掉在地上。
“学…… 学神这是凡尔赛文学天花板吧?” 一个研究生忍不住小声说道,“宋朝的学生?这是把‘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升级到‘我教过的学生都成了历史’?”
“救命!这凡尔赛发言也太绝了!我愿称之为‘青藤凡尔赛第一人’!”“突然觉得自己的学术研究像过家家……”
苏沐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拉了拉楚寻的胳膊:“楚寻,你又开始说这种让人震惊的话了。李教授他们都是学术界的权威,你别开玩笑呀~”
楚寻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抱歉,我说的是实话。这些知识都是从古籍和实际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研究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如果各位老师不介意,我可以详细给大家讲解一下这种古体解法的核心逻辑。”
“愿意!当然愿意!” 几位教授连忙点头,像认真听讲的学生一样,拉过椅子围坐在楚寻身边。
楚寻拿起钢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下 “四柱清册” 四个古体字:“这是宋代记账法的核心,‘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对应现代会计的‘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但交子务的记账法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良,增加了‘准备金比例’和‘界分记录’两个维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长生不死愁啊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长生不死愁啊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