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军的正面渡口,常遇春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数百艘提前征集和打造的渡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船上,满载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屏住呼吸,等待着将军的命令。
常遇春身先士卒,第一个跳上了最前面的一艘冲锋船。他站在船头,任由冰冷的河风吹动他的战袍,手中“破阵”枪的枪尖,在月光下闪烁着致命的寒芒。他的身后,是数千名最精锐的先锋将士,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的将军身上。
“弟兄们!”常遇春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过了这条河,我们就不再是江南的子弟兵,我们是北伐的先锋,是收复故土的英雄!”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激昂:“对岸的鞑子,以为我们不敢渡河,以为我们会畏惧这黄河天险!他们龟缩在营寨里,等着看我们的笑话!今天,我们就要让他们看看,我大明将士的骨头,是铁打的!我大明将士的血,是热的!这黄河,能阻隔土地,但永远阻隔不了我们收复河山的决心!”
“随我!冲过去!杀光鞑子!”
“杀!杀!杀!”
士兵们的士气被彻底点燃,他们奋力划桨,渡船如离弦之箭,冲向波涛汹涌的河心。
果不其然,由于元军的注意力被上游的“主力”和下游的“骚扰”所吸引,正面渡口的防守最为松懈。只有少数的哨兵在懒洋洋地巡逻。当他们发现常遇春的船队时,已经为时已晚。
“明军!明军渡河了!”哨兵的惊呼声,在夜空中显得如此凄厉。
常遇春的船队迅速靠岸,士兵们如猛虎下山,纷纷跳下船,冲上滩头。零星的抵抗很快就被淹没在明军潮水般的攻势中。
就在此时,下游方向,突然冲天而起几道巨大的火光!紧接着,喊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响成一片。
李文忠的奇兵,成功了!他们成功潜入敌后,一把火烧毁了元军赖以生存的粮草大营!熊熊大火,照亮了半边天,也彻底点燃了元军心中的恐慌。
“粮仓!粮仓被烧了!”
“我们被包围了!快撤啊!”
元军阵脚大乱,上游的元军主力看到后方起火,军心瞬间动摇,不知是该继续防守上游,还是回援后方。就在这犹豫不决的瞬间,常遇春已经率军稳固了滩头阵地,他长枪一挥,发出了总攻的命令。
“骑兵!冲锋!”
早已等候多时的数万明军骑兵,在常遇春的率领下,如同一股黑色的钢铁洪流,从滩头阵地席卷而出,冲向了混乱不堪的元军防线。马蹄踏地,声震四野,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常遇春一马当先,手中的“破阵”枪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他枪出如龙,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元军士兵在他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一触即溃。他的勇猛,彻底击溃了元军最后的抵抗意志。
天亮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河北岸时,战斗已经结束。
明军已成功在黄河北岸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桥头堡。明军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宣告着北伐大军,终于踏上了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常遇春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感。
这里的地形,一望无际,平坦开阔,与江南水网密布、丘陵起伏的地形截然不同。在这里,骑兵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机动与冲击,将是未来战争的主旋律。这对于习惯了步骑协同作战的明军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气候也变得更加干燥寒冷。许多来自南方的士兵,第一次感受到北风的凛冽,出现了皮肤干裂、嘴唇起泡、甚至咳嗽发热等水土不服的症状。军营里,弥漫着一股思乡的愁绪。
常遇春立刻下令,全军就地休整三天,适应北方的环境。他亲自巡视军营,将南京城带来的御寒衣物,一件件分发给需要的士兵。他命军医官,用带来的生姜和红糖,熬制了大量的姜汤,让每一个士兵都喝上一碗,驱散寒气。对于那些生病的士卒,他更是亲自探望,询问病情,安抚情绪。
他走到一个年轻的士兵面前,那士兵正背对着众人,偷偷地抹眼泪。
“小子,想家了?”常遇春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那士兵吓了一跳,连忙转过身,慌忙行礼:“将……将军!末将没有!”
“没有?”常遇春笑了,他伸出粗糙的大手,拍了拍那士兵的肩膀,“想家有什么丢人的?我当年第一次离开家乡打仗,晚上躲在被窝里哭得比你还凶呢!”
那士兵被逗得一愣,随即破涕为笑。周围的士兵们也听到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瞬间被冲淡了许多。
常遇春收起笑容,正色道:“但是,哭完了,就要擦干眼泪!我们为什么离开家?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家乡的亲人,能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受鞑子的气吗?等我们打下了大都,赶跑了元顺帝,我亲自给你说个漂亮媳妇儿,让你在京城安家,把你的爹娘都接过来,到时候,你想哭都没时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第一战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