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常遇春却只是冷笑一声。他将宣花大斧舞得风雨不透,在身前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御圈。叮叮当当的爆响声不绝于耳,那些足以洞穿铁甲的巨矢,竟被他用斧身、斧柄一一砸飞,火星四溅,蔚为壮观。
有几个躲闪不及的亲兵被射倒,但常遇春本人却毫发无伤。他甚至还有闲情逸趣,在格挡的间隙,对着陈友谅的旗舰,露出了一个充满嘲讽意味的狞笑。
那笑容,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了陈友谅的心里。他终于明白,今天,他是真的败了。败给了朱元璋的智谋,更败给了常遇春这股无法用常理衡量的、纯粹到极致的武力。
快!加速!甩开他!陈友谅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常遇春见陈友谅的旗舰开始加速,也并不急躁。他知道,穷寇莫追的道理,但他更知道,对于陈友谅这样的枭雄,一旦让他喘过气来,后患无穷。他追击的目的,并非一定要在此刻斩杀陈友谅,而是要像一条最执着的猎犬,不断地撕咬、骚扰,让这支败军彻底失去秩序和斗志,让他们在绝望中走向毁灭。
传令下去,分兵包抄!不要硬拼,用火箭烧他们的船尾,用小船骚扰他们的侧翼,让他们一刻也不得安宁!常遇春迅速调整了战术。
命令一下,朱军追击部队立刻化整为零,像一群狡猾的狼群,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一支支燃烧的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精准地落在汉军战船的船帆和船尾上。火光冲天而起,映照着汉军士兵们惊恐万状的脸。
常遇春则亲自率领主力,始终如影随形地跟在陈友谅旗舰的侧后方,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不远不近,既能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又不会陷入对方的绝地反击之中。
夜幕降临,湖面上火光点点,哭喊声、惨叫声、命令声、船桨划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绝望的交响乐。陈友谅站在船头,一夜白头。他看着身后那双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光的——常遇春的战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知道,这场追逐,才刚刚开始。而这条通往九江的败退之路,将会是一条用无数汉军将士的尸骨铺就的血路。
---
常遇春站在船头,任凭夜风吹拂着他沾满血污的脸庞。他的眼睛在黑暗中如同猎鹰般锐利,紧紧锁定着前方那艘庞大的撞山舰。虽然夜色已深,但旗舰上那盏特制的龙形宫灯却格外醒目,像是在黑暗中指引着猎物的位置。
将军,天色已晚,是否要暂缓追击?兄弟们已经连续作战两天两夜了。副将李文忠策马来到常遇春身边,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一员猛将,但此刻也不得不承认体力的极限。
常遇春没有回头,目光依然锁定着前方的目标,沉声道:文忠,你可知为何陈友谅败得如此之快?
李文忠一愣,随即答道:自然是吴王用兵如神,将军勇冠三军。
常遇春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全然。陈友谅此人,野心有余而仁德不足。他治军严苛却不得人心,手下将士多是畏威而不怀德。如今他兵败如山倒,正是人心离散之时。若此时给他喘息之机,让他重整旗鼓,我等将士今日流的血,便白流了。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有力:我常遇春一生征战,最恨的就是给敌人任何翻身的机会。今日若放走陈友谅,他日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遭殃。兄弟们累,我何尝不累?但想想江南那些被陈友谅残害的百姓,想想我们身后那些期盼太平的父老,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
李文忠闻言,心中一震,挺直了腰板:将军说得是!末将明白了!
常遇春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下达命令:传令三军,分三路追击。左路由你率领,绕到敌军前方,截断他们的去路;右路由王弼带领,从侧翼骚扰,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中路由我亲自带队,紧咬陈友谅的旗舰不放。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全歼敌军,而是要彻底打垮他们的士气,让陈友谅成为惊弓之鸟!
得令!李文忠抱拳领命,随即转身去传达命令。
常遇春的目光再次投向远处的撞山舰,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兴奋。他知道,陈友谅此刻必定惶惶不可终日,而他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恐惧推向极致。
---
陈友谅站在船头,双手紧紧抓着船舷,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夜色中,他虽然看不清追兵的具体情况,但那如影随形的压迫感却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神经。
陛下,您已经站了一夜了,不如回舱休息片刻?一名老太监小心翼翼地劝道,手中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人参汤。
陈友谅没有回头,只是冷冷地说道:休息?朕若休息了,这船上的将士们谁来指挥?这船若被追上,朕还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老太监吓得不敢再言,只能捧着汤碗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第一战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