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常遇春心中暗自评价。与他在绿林中见过的那些乌合之众,甚至是那些地方小吏召集的散兵游勇相比,这简直是天壤之别!仅仅是这队列和气势,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胆寒三分。这不仅仅是一支军队,更是一种纪律,一种信念,一种力量的象征。
队伍的前方,骑着一匹通体赤红的高头大马,马匹神骏非凡,即使在缓慢行进中,也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野性。马上坐着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威猛的中年男子。他穿着一身极其简单的粗布衣裳,与周围士兵的灰色劲装格格不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这反而更增添了他身上那种独特的气场。他的肩上,却扛着一套沉重的盔甲,那甲胄的轮廓在布衣下若隐若现,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身份和职责。腰间佩戴着一把长剑,剑鞘陈旧,却擦拭得干净,剑柄上的纹路在晨光下隐约可见,透着一股饱经风霜的沉稳。
这男子面色黝黑,那是长期在阳光下劳作、奔波留下的印记,显得格外健康。浓眉大眼,鼻梁挺直,下颌线条刚毅,如同刀削一般。最让常遇春感到震撼的,是他那双眼睛。那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人心,即使此刻他只是随意地扫视着街道两侧,也让人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不敢与之对视。他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或许是连日奔波,或许是军务繁重,但这丝疲惫却丝毫不能减损他整体上散发出的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时而抬头望向街道两侧的房屋,目光深邃,似乎在审视着什么;时而与身边一个同样骑在马上的中年文士低声交谈,那文士气质儒雅,举止沉稳,虽然只是站在一旁,但朱元璋似乎很尊重他的意见,不时地点头,或是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偶尔,队伍还会停下片刻,朱元璋会俯身倾听路边一个老者的话,或是询问一个正在清扫街道的差役一些情况,态度平和,没有丝毫架子。
常遇春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了,如同擂鼓一般,咚咚作响。这就是朱元璋?那个在乱世中崛起,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帅”?他看起来,并不像那些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将领,反而更像一个刚刚从田间劳作归来,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的农夫。他的朴实、他的沉稳,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接地气。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仿佛拥有一股无形的磁力,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让人无法忽视。他身上那股强大的气场,不是来自于权势,而是来自于一种深藏于骨子里的自信和力量,一种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后沉淀下来的智慧与威严。
队伍缓缓行进,街道两侧的人群自动分开,如同潮水般向两边退去,让出一条宽阔的通道。没有人敢喧哗,没有人敢靠近,甚至连呼吸都似乎变得小心翼翼。整个街道,在这一刻,安静得只剩下那沉闷而有节奏的踏地声,和偶尔从队伍中传来的低语。常遇春站在人群中,如同一个局外人,又像一个最忠实的观众,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个骑在马上的男人。他看到朱元璋不时地微笑着回答文士的问题,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智慧;他看到他俯身倾听路边一个老者的话,那专注的神情,仿佛那个老者的话,比天大的军务还要重要;他看到他偶尔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那眉头一皱,整个人的气场都变得低沉而肃杀。
那一刻,常遇春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胸腔里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他仿佛看到了一匹真正的“真龙”,虽然此刻它还潜藏在深水之中,收敛着它的鳞爪,但它那偶尔闪现的、如同星辰般璀璨的光芒,已经足以照亮整个黑暗的世间,足以点燃他心中那沉寂已久的火焰。这火焰,名为希望,名为理想,名为对英雄的向往。
他注意到朱元璋身边的那个文士,气质儒雅,举止沉稳,即使是在这喧闹的行进中,也保持着一种淡定的姿态。他总是适时地开口,言简意赅,却总能切中要害。朱元璋似乎很尊重他的意见,不时地向他请教,或是低声探讨。常遇春的心中一动,他猜测,这应该就是人们口中的“军师”李善长吧。一个能辅佐真龙的人物,本身也绝非等闲之辈。
队伍渐渐走近,近到常遇春甚至能看清朱元璋脸上细密的汗珠,它们在晨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如同钻石。他能看清他鬓角微白的发丝,那是岁月和奔波留下的痕迹。他能看清他深邃眼眸中闪烁的智慧光芒,那光芒深邃如海,却又锐利如刀,仿佛能看透世间的一切虚妄。当朱元璋的马头恰好与他所在的方位平行时,常遇春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像一棵被风雨洗礼后依然挺立的青松,目光直视着这位他心中的英雄。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兴奋。他想要让这个人,这个他心中认定的真龙天子,看到他的存在,看到他的决心。
就在这时,变故陡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第一战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