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和王夫人见贾赦不催了,贾琏不逼了,立马躺平,也不想两个月以后怎么办?
其实这也真不能怪她们,怪只怪贾母是庶女,家里压根没重视她,所有的资源都倾向嫡姐,对于她就是会哄男人就行,什么管家理事眼界什么的,没培养一样。
而王夫人的王家 ,就更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以为女子没有才干就是品德好,于是王家女孩基本都不认识字,连王熙凤也是就认识几个字罢了。
但人家王熙凤聪明啊,不仅在平时看账本的时候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姑娘们开诗社,她都能说出“一夜北风紧”的诗句,虽然直白,但也有点子意思了。
而王夫人本身就有些粗粗笨笨的,再不认识字,这可不就是灾难了。
两个嘛嘛不懂的女人一起管家,还能好?
荣国府的柳枝刚抽新芽,这边贾母刚送走要嫁妆的贾赦,那边管事们就捧着大观园的工料账册,堵在了贾母的上房门口。
为首的管家抹着汗,声音发颤:“老太太,开春要添工匠、采石料,前前后后还缺四十万两!,公中实在是空得见底了。”
贾珍和贾琏呢?要不出来钱,早甩手不管钱了,贾珍干脆借故不来了,贾琏一天天也不干别的,蹲蘅芜苑的位置盯着那群工匠,跟个监工似的。
银子都赚足了 ,谁还管你!
贾母听着又是要钱,攥着佛珠的手紧了紧,刚应付完贾赦的嫁妆逼问,这边大观园又来催钱,偏生元春还在宫里盼着园子完工,若是误了工期,别说脸面,怕是连元春的位份都要受牵连。
“铺子和田庄的租子呢?”她压着火气问,“往年这些钱足够周转,今年难道都飞了?”
“铺子去年遭了水灾,三家没开张;田庄的租子……被二老爷拿去买了俩丫头!”管家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干脆低下头,不敢看贾母的脸色。
(柳姨娘现在多俩姐妹,三人每天在后宅肥鸡大鸭子的,要不就凑一起磕瓜子看热闹,过得那叫一个滋润。贾政来了都故作贤惠,推给其他姐妹,后来实在没办法了,三人就掷骰子谁点子小,谁就招待贾政……)
王夫人站在一旁,心里发慌——修大观园是给她女儿修的,如今缺钱,她自然脱不了干系。
可二房私库早就空了,连她最爱的翡翠手镯都当了,实在没处再凑钱。
正急得团团转,丫鬟突然通报:“老太太,薛姨太太来了,还带了新制的藕粉糕。”
贾母眼神一动,竟生出点盼头,薛家是皇商,家底厚实,说不定还能再弄出些银子。
她赶紧让丫鬟请人进来,脸上勉强挤出笑意。
薛姨妈一进院,扫见满地的管家,心里立刻有了数。
她笑着递上食盒,话里话外都绕着钱:“老太太尝尝这藕粉糕,是新做的。”
薛姨妈停了停,笑眯眯地道:“前几日听宝丫头说,省亲别院的工停了?若是缺钱,我们薛家虽不算富裕,倒还能再凑出三十万两,帮着荣国府渡难关。”
贾母刚要道谢,薛姨妈话锋一转,眼神落在王夫人身上,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不过我这做母亲的,也有个私心,宝丫头今年十六了,跟宝玉青梅竹马,若是能先给个定亲的名分,别说三十万两,再多些我也能让蟠儿连夜凑出来。”
这话像盆冷水,浇得贾母心里一沉,她素来不喜欢薛宝钗,总觉得这姑娘太世故,且是商人之女,眼里藏着算计,远不如黛玉通透。
黛玉:大脸盘子你离我远点,小心我铁棍砸你。
可眼下大观园缺钱缺得急,薛家的银子就是救命钱,若是不答应,园子修不成,元春那边也没法交代。
王夫人连忙帮腔:“妹妹说得是!宝丫头和宝玉本就相配,定了亲也是美事,还能解了园子的燃眉之急,一举两得。”
贾母沉默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圈椅扶手,定亲而已,日后若是有变故,或是找到了更合适的人家,再撤销婚约也不迟。
先拿银子救急,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不乐意:“那就先定亲,过几日挑个好日子换庚帖。银子的事,就劳烦姨妈多费心了。”
薛姨妈笑得眼睛都眯了:“老太太放心!我这就让蟠儿筹措银两,银子不出三日必送到!”
她心里清楚,只要定了亲,薛宝钗就算半个荣国府的人,日后贾母想反悔,也得顾及薛家的脸面。
管家们得了准话,连忙磕头谢恩退了出去。王夫人送薛姨妈出府时,两人又低声说了半天,无非是商量定亲的细节,生怕夜长梦多。
而此时的听竹轩,窗台上的迎春开得正盛。
蒹葭坐在窗边,手里拿着黛玉刚写的诗稿,嘴角带着浅笑。“这几日那省亲院子忙,你们倒是清闲,还能凑在一起写诗。”
她抬头看向黛玉,又瞥了眼坐在一旁剥瓜子的探春、整理围棋的迎春和惜春,“三妹妹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不用帮老太太整理账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林姐护黛玉,开局三气贾老太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红楼林姐护黛玉,开局三气贾老太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