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吃这碗饭?
自我怀疑的毒蛇再次缠绕上来,吐着冰冷的信子。母亲的责备声、邻居质疑的目光,仿佛又在她耳边眼前重现。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曼发来的消息。
“第一次已经很棒了!比我强多了,我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呢![拥抱]别灰心,导师不是说了吗,都是练出来的。我们下次一起播,我陪你!”
紧接着,又一条消息弹出,是那个仅有的、非熟人新增粉丝发来的。头像是一个简洁的风景照。
“主播你好,刚看了你的直播回放。产品看起来很不错,质感很好。提个小建议,下次可以放松一点,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介绍,可能会更自然。另外,展示拉丝和切块的过程,观众可能会更感兴趣。加油。”
没有嘲笑,没有贬低,只有客观的评价和真诚的建议。
林静愣愣地看着那几行字,冰冷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温暖的小石子。她点开那个陌生人的头像,地区显示是同城。
原来,即使是如此糟糕的一场直播,也并非全无意义。至少,有一个陌生人,看到了她产品的“质感很好”,并且愿意花时间给她提出建议。
她慢慢抬起头,擦掉眼角不自觉溢出的湿润。打开直播后台,她将自己那短短十八分钟的尴尬回放,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
看着屏幕里那个紧张、生涩、言语笨拙的自己,她起初依旧感到难堪,但渐渐地,她开始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她记下了自己卡壳的地方,眼神飘忽的时刻,以及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漏洞。她也注意到了当自己低头切阿胶糕时,那专注的侧影和手上利落的动作,反而比干巴巴的介绍更有说服力。
失败,是如此的赤裸和具体。但这一次,她没有让自己沉溺在情绪里。
她拿出那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写下:
第一次直播复盘 - 失败但非毫无价值。
问题:
1. 过度紧张,准备不足(稿子痕迹重,缺乏互动)。
2. 语言干瘪,缺乏感染力。
3. 眼神飘忽,仪态不自然。
4. 对质疑回应仓促,显底气不足。
收获:
5. 迈出了第一步。
6. 收到一条陌生人有效建议(放松、展示过程)。
7. 意识到产品本身静默展示亦有吸引力。
改进计划:
8. 与苏曼搭档练习,模拟直播。
9. 准备更口语化、更有温度的讲解词。
10. 重点设计产品展示环节(切块、拉丝)。
11. 提前预设问题,准备更从容的回答。
写完这些,她合上笔记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的燥热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分析和重新燃起的决心。
第一次直播的尴尬,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冻僵了她刚刚舒展的枝叶。但这寒潮,也让她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她知道,通往 “熬过风雨见彩虹” 的路上,注定布满这样或那样的尴尬与挫折。但这一次,她选择不再逃避,而是拿起“复盘”这把手术刀,冷静地解剖失败,然后,准备下一次,更好地出发。那个陌生的、带着善意建议的粉丝,像黑夜里的第一颗星,虽然遥远,却告诉她,前方,或许真有值得期待的风景。
(招代理S)
喜欢阿胶糕里的光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阿胶糕里的光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