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淡蓝色的书签,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米小圈的世界里漾开了持久的涟漪。他把它当作最珍贵的宝物,小心翼翼地夹在了自己的数学课本扉页。每当翻开书,看到那个手绘的火箭和清晰的几何图形,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奇异的平静和力量。
期末复习进入了最白热化的阶段。各科试卷、复习提纲雪片般发下来,教室里的空气都仿佛凝固着油墨和焦虑混合的味道。往常到了这个时候,米小圈早就像只无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抓不住重点,效率低下。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他有了李黎那张书签上暗示的“重点”。虽然那上面只画了两个图形,但他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李黎梳理知识体系时清晰的逻辑。他开始尝试模仿她的方法,不再盲目地刷题,而是先静下心来,将每个章节的核心概念、典型题型、易错点自己梳理一遍,虽然做得远不如李黎那般完美,但至少方向明确了。
更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他的专注力提升了。以往复习不到半小时就会开始走神、玩笔、在草稿纸上乱画的他,现在居然能对着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钻研上大半节课。偶尔思绪快要飘走时,他只要瞥一眼课本里露出的那个蓝色书签一角,就好像得到了无声的提醒,又重新收敛心神。
他甚至开始主动“骚扰”李黎。
“李黎,这个化学方程式配平,我用了你上次说的方法,但这里总觉得怪怪的……”他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抱怨,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卡壳的具体问题去问她。
李黎从厚厚的竞赛书中抬起头,目光扫过他的草稿纸,言简意赅:“电子转移数看错了。重新标化合价。”
米小圈一拍脑袋:“对啊!我怎么没注意到!”
他修改过来,思路瞬间畅通。这种通过自己努力思考、再经她稍加点拨便豁然开朗的感觉,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几天后的晚自习,天空飘起了细密的冬雨,敲打着窗户,发出沙沙的声响。教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都在埋头苦读。米小圈正在攻克一道物理综合大题,涉及力学和能量的结合,正是他的薄弱环节。
他绞尽脑汁,画了无数张受力分析图,列出了所有能想到的公式,却总是在某个关键步骤卡住,无法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 frustration 渐渐涌上心头,他有些烦躁地放下了笔。
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落到了那张蓝色书签上。火箭的图案仿佛在无声地鼓励他冲过这个难关。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再试一次。
这一次,他不再急于代入公式计算,而是学着李黎平时思考的样子,先用最简洁的语言把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和自己每一步的推理写在草稿纸上,试图找出逻辑链断裂的地方。
就在他全神贯注时,旁边伸过来一支笔,轻轻点在了他刚刚写下的一个条件上。
是李黎。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注意到了他的困境。她没有说话,只是用笔尖在那个他忽略的、关于摩擦生热导致能量损耗的条件上点了点,然后便收回了笔,继续看自己的书。
仿佛黑夜中骤然亮起的灯塔!
米小圈猛地反应过来,自己一直把这个条件当作次要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立刻重新调整思路,将能量损耗考虑进去,重新列式……
几分钟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答案清晰地呈现在纸上。他转过头,想对李黎说声谢谢,却见她依旧专注地看着自己的书,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沉静而认真,仿佛刚才那个小小的提示只是顺手为之。
窗外的雨声似乎变得柔和了。米小圈看着她的侧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终于解出的题目和那张蓝色的书签,心里被一种满满的、踏实的感觉充盈着。
他不再觉得期末复习是枯燥痛苦的煎熬。因为在这段紧绷的时光里,有一张蓝色的书签作为灯塔,有一个看似冷淡却总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引的同桌。
他悄悄将书签往课本里又塞进去一点,只留下那个小小的火箭尾巴露在外面,像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信号。
他知道,前路还有不少硬仗要打,但手中的“武器”似乎比以前锋利了不少,而最重要的,是他不再感到孤单。这场期末战役,因为有了这份无声的陪伴与鞭策,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晰和充满力量。
喜欢米小圈李黎:从同桌到白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米小圈李黎:从同桌到白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