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脱季三的搜捕,如同甩掉一群烦人的鬣狗。“狼牙”小队在棚户区迷宫般的小巷中穿梭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反复迂回,确认身后再无尾巴,才在一处极其偏僻的角落停下脚步。
这里比废弃教堂更加荒凉破败。几排低矮的土坯房早已在战火中坍塌大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焦黑的木梁。残骸深处,一个半埋在地下的砖窑入口,如同怪兽张开的巨口,黑洞洞地隐藏在瓦砾堆后面。窑口附近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和带刺的藤蔓,散发着浓重的土腥味和焦糊气。远处,苏州河浑浊的水流声隐约可闻,更远处则是日军巡逻艇低沉的马达声,如同背景里挥之不去的阴霾。
“这里。”林锋指着那几乎被藤蔓完全遮蔽的砖窑入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锐利依旧,“检查一下。”
山猫如同最警觉的猎犬,率先悄无声息地靠近。他仔细检查入口附近的地面,拨开藤蔓观察窑口内部结构,甚至抓起一把入口处的泥土捻了捻,嗅了嗅气味。片刻后,他退回,低声道:“入口隐蔽性极好,藤蔓是天然伪装。内部空间不小,有坍塌形成的隔断和支道,纵深足够。地面干燥,有通风缝隙(窑顶的裂缝)。没有近期人类活动的痕迹。唯一的缺点是…只有这一个主入口,如果被堵住,就是绝地。”
“一个入口,也意味着我们只需要守住一个方向。”林锋点点头,“缺点也是优点。没有后路,反而能逼出最大的警惕。秀才,地图!”
秀才立刻展开那份闸北-十六铺的手绘地图,借着微弱的天光(已近黄昏),林锋的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移动,最终点在他们现在可能的位置——靠近苏州河下游,闸北边缘与大片棚户区、废墟接壤的区域。
“位置可以。”林锋分析道,“相对偏僻,靠近河道便于紧急撤离(虽然危险),但距离76号可能盘踞的核心区(如虹口)和日军主要据点有一定距离。最重要的是,这里够乱够破,是‘灯下黑’的好地方。” 他抬头看向众人,语气不容置疑:“这里,就是我们在上海的‘狼穴’!扎根!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能藏、能打、能活的堡垒!”
命令下达,小队立刻行动起来。疲惫被紧迫感驱散,每个人都知道一个稳固的基地意味着什么——是在这虎穴中活下去的根基!
清除与伪装:
水生和秀才负责外围。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小队进入时压倒的荒草扶起,用枯枝和瓦砾巧妙地填补脚印。在通往砖窑的几条主要小径上,利用藤蔓、破渔网、细线设置了简易的绊发警戒装置(挂着小铃铛或空罐头)。入口处,更是用搬来的大块碎石和断木,配合疯长的藤蔓,进行了精心的伪装,从稍远的地方看,几乎与周围的废墟融为一体。
加固与分区:
林锋、大牛和山猫进入窑洞内部。空间果然不小,但一片狼藉,到处是坍塌的砖块和焦黑的痕迹。林锋忍着左臂的阵阵抽痛,亲自勘察结构,选定了几处相对稳固、有隔断的区域。
指挥/休息区: 最深处一个相对干燥、背风的角落,用清理出的平整石块和木板搭建简易铺位。
装备/物资区: 靠近入口内侧一处凹陷,便于取用和守卫,用砖块垒砌矮墙隔开。
警戒/射击位: 在主通道几个关键拐角,利用坍塌形成的天然掩体,清理出视野良好的射击孔,并用砖块加固了掩体。山猫特别在窑洞顶部一处不易察觉的裂缝处,清理出一个隐蔽的观察哨,可以俯瞰入口和部分外围区域。
大牛负责重体力活,用找到的一根粗壮焦木作为杠杆,硬生生将一块摇摇欲坠的巨大窑顶塌陷层暂时顶住加固,消除了头顶最大的隐患。
储备与生存:
水生和秀才在完成外围伪装后,也加入进来。他们负责搜集和储备生存物资。
水: 用找到的几个破瓦罐,在附近一条相对干净(经过简单过滤)的小水沟取水储备。严格定量分配。
食物: 将从转运站缴获和黑市购买的最后一点杂粮、咸菜集中保管。秀才开始规划如何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如利用废弃角落种植豆芽?捕捉老鼠?)补充食物来源,但这需要时间。
药品: 苏婉给的磺胺粉和止血粉被林锋贴身保管,视为最高机密。缴获的少量碘酒、纱布等基础急救品集中存放。
弹药: 大牛仔细清点:捷克式机枪子弹还剩三个弹匣(约75发),三八大盖子弹四十余发,驳壳枪子弹二十余发,手榴弹六枚。弹药匮乏的阴影笼罩着每个人。
所有物资都进行了防水(用油布、破塑料布)和防潮(垫高)处理,分散隐藏在不同角落。
警戒与纪律:
入夜前,基地初步成型。林锋召集所有人,宣布严格纪律:
轮值警戒: 双岗,明暗哨结合。入口处明哨(大牛或山猫),顶部观察哨暗哨(山猫或林锋),内部通道流动哨(水生或秀才)。口令每小时更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