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感受到汇聚而来的目光,心中一片清明,并无丝毫怯场,反而涌起一股蓄势待发的锐气。
机会来了!
他暗自思忖。
从踏入这镇北关帅府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仅仅依靠修复军械、偶破敌谋的功劳,还不足以真正在这北境权力核心站稳脚跟。
他需要一场更高级别的“表演”,一次能展现他真正战略眼光和价值的契机。
眼下,北境面临的困局——外有强敌压境,内乏粮草维系——正是天赐良机!
靖远侯的当众垂询,便是最好的舞台。
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不仅要给出解决方案,更要展现出远超常人的格局和手腕。
让在座这些沙场老将和官场老吏都清楚地认识到,他沈言,绝非侥幸成功的庸碌之辈,而是足以影响北境战略走向的关键人物!
这将是他真正打入北境高层决策圈,获取更大话语权和资源的奠基之战。
议事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言身上。
孙德海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
赵孟眼神嫉妒。
其他将领也多抱着审视或好奇的态度。
这个年轻人,能有什么计策?
沈言站起身,神色从容,向靖远侯及众人微微躬身,声音清朗而沉稳:
“侯爷垂询,诸位大人抬爱,卑职惶恐,仅以浅见,抛砖引玉。”
他并未直接回答如何应对,而是先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分析:
“卑职以为,欲解当前困局,需先明辨敌我之势与朝廷之心。”
他目光扫过全场。
“于雪狼国而言,阿茹娜公主被擒,乃奇耻大辱,二十万大军压境,是为施压,亦为报复之预备。”
“然,其国主亦面临两难:若不顾公主生死强攻,其一,道义有亏,恐失部族人心;”
“其二,我军凭险固守,其即便胜,亦必伤亡惨重,国力大损;”
“其三,严冬作战,补给艰难,久拖不决,恐生内变。”
“故,其真实意图,更可能是‘以战逼和’,试图以最小代价换回公主,甚至索取好处。”
他顿了顿,继续道:
“于朝廷而言,北境大捷固然可喜,然太子逼宫,内耗未平,国库空虚亦是事实。朝廷既已得知北境缺粮,却迟迟未明确答复,其意有三:”
“一者,或确实调度艰难;二者,亦存借此机会试探我北军自力更生之能力,乃至……侯爷应对危局之手腕;三者,或正与雪狼国暗中角力,待价而沽。故,短期内,完全指望朝廷大规模、持续性粮草供应,恐不现实。”
这番分析,将敌我双方及朝廷的心理和处境剖析得清晰透彻,格局宏大,令在场不少将领微微颔首,连靖远侯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赏。
接着,沈言话锋一转,开始点评方才众人的提议,语气平和却切中要害:
“孙副将‘以战养战’,勇气可嘉,然风险极高。我军粮草本就不足,派出精锐深入敌后,若一击不中,或遭反噬,则精锐折损,粮草更匮,乃雪上加霜。”
“赵长史‘节流缩食’,乃稳妥之基,然如李守备所言,寒冬缩食,军心易溃,须有后续手段稳定士气。王都统‘骑兵扰敌’,赵都统‘征调民夫’,皆切中实际,可并行实施。”
他既肯定了部分策略的可行性,也点出了其局限,不偏不倚,令人信服。
孙德海被当面指出风险,脸色有些难看,但沈言言辞有理有据,他一时也难以反驳。
赵孟则微微眯眼,重新打量起这个年轻人。
最后,沈言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真正的核心策略,语出惊人:
“故,卑职以为,欲破此局,当‘以敌之粮,养我之兵;以敌之隙,固我之防’!”
“何谓‘以敌之粮,养我之兵’?”
靖远候问道:
沈言目光锐利。
“雪狼国陈兵二十万,其粮草辎重必然囤积于后方某处。我军虽不宜大规模出击,但可精选极少数绝对忠诚、擅长潜伏、通晓胡语及雪狼国习俗的死士,化装成商人、流民甚至小股胡兵,利用我们对边境地形的熟悉,以及可能存在的隐秘通道,渗透至敌后,并非为了作战,而是侦察其粮道、囤积点!”
“一旦摸清情况,”
沈言的声音带着一种冷静的杀伐之气。
“我们不必抢夺,而是……破坏!选择关键节点,如桥梁、狭窄山路、水源地,进行精准的破坏,延缓并扰乱其粮草运输。”
“同时,散播谣言,制造其后勤体系的混乱和猜疑。敌军二十万众,每日消耗巨大,后勤一旦不稳,军心自乱,其进攻势头必受遏制!此乃‘攻其必救,疲敌于无形’!”
堂内一片寂静,众人被这个大胆而阴险的计策惊呆了!
这不再是简单的防守或冒险出击,而是直接对敌人最脆弱的后勤系统发动一场无声的战争!
沈言继续道:
“至于我军粮草,在全力催促朝廷、内部节流之余,或可另辟蹊径。雪狼国欲赎回公主,其所付代价,除金银外,可要求其以粮食、牲畜等实物支付!此乃其一。其二,北境严冬,湖泊封冻,或可组织辅兵、民夫,于安全水域破冰捕鱼,补充肉食。其三,严查军中仓储,杜绝浪费贪墨,确保每一粒粮都用于士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