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柴贼肆虐,残害先皇与皇兄,屠戮朝中重臣。
人怨!
湖广、岭南、川蜀等江南各路至今观望不决,似有投奔柴贼或附逆赵楷之意!
社稷初立而危机四伏,众卿可有良策?
龙椅上的赵构神色凝重,目光扫过殿中文武。
原本此时应是金兵首次南侵之际,赵构作为亲王被遣往敌营为质。但他竟能博得金帅完颜宗望青睐,得以脱身归国,足见其非庸碌之辈。
若非生性自私,这位宋高宗或可成为史册称颂的明君。赵构其人,机敏多谋却利欲熏心,为保帝位不惜残害忠良,割弃北疆。
而今因柴皓横空出世,历史已然对赵构而言,虽登九五却内外交困。内有三哥赵楷僭位称帝,外有柴皓雄踞北方拥兵数十万。精明如他,自然明白这帝位尚不稳固。
此般境遇,较之原本历史更为艰难——他并非江南唯一的赵宋皇帝!
殿下群臣闻听天子垂询,皆面露难色。他们同样忧心忡忡:镇江赵楷朝廷已设百官,正与临安朝廷争夺江南疆土、人口与赋税。
简言之,两个赵氏小朝廷正在江南逐鹿争雄!
放眼北方,横扫大宋正统的柴皓,不仅对赵宋皇室赶尽杀绝,对待士大夫阶层同样毫不手软。
倘若江南的统治者以为偏安一隅便可高枕无忧,待柴皓大军压境之时,他们现有的权位与富贵都将化为乌有。
到那时,他们失去的不仅是荣华,更是性命!
毕竟,柴皓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鱼肉百姓、恶贯满盈的士大夫!
而江南的官员士绅,又有几人能称得上清白?
自三国魏晋以来,江南便是世家大族盘踞之地,势力根深蒂固。
一旦柴皓掌控江南,这些世家豪强必将被连根拔除!
因此,为了保全自身利益与性命,他们必须与柴皓建立的新朝大周血战到底!
黄潜善上前一步,激昂陈词:“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固我新宋基业。如今伪帝赵楷盘踞江东,毗邻湖广、川蜀诸路,若任其招揽人心,恐成大患。陛下应高举正统大旗,先为太上皇与 举行丧仪,拟定谥号与庙号,既彰显孝道,亦昭示正统。”
“随后厉兵秣马,发布讨伐柴贼檄文,让江南士大夫看清陛下与柴贼势不两立的决心。如此,敌视柴贼的士人必纷纷归附。伪帝赵楷纵据江东、淮南两路,亦难成气候。”
“此外,陛下可遣使与金国、西夏结盟,共击柴贼。柴贼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赵构听罢颔首:“黄相所言极是。便依此计,先为太上皇与 发丧,议定庙号。众卿以为,该上何庙号为妥?”
群臣议论纷纷,最终从诸多提议中,赵构选定两字:为太上皇赵佶上庙号“徽宗”,为 赵桓 上庙号“钦宗”。
“徽”意为美德善行,德行圆满。然而宋徽宗赵佶一生昏聩,致使天下动荡,这般谥号实属讽刺。
“钦”则寓意勤勉节俭,可宋钦宗赵桓向金国割地赔款、横征暴敛,又何来“钦事节用”?
不过,作为子嗣与胞弟,赵构必须为父兄粉饰美名,方能赢得江南士大夫的拥戴。
庙号虽已定下,但赵构父亲与兄长的 仍悬挂在汴梁城头。
因此,赵构只能遥祭发丧,设立衣冠冢,堪称大宋首位云孝子……
就在赵构为短命的父亲与兄长于临安府遥定庙号、线上发丧、立衣冠冢、大表孝心之际,
江东的东宋小朝廷内,赵楷君臣也在上演同样的戏码。
更巧的是,双方选定的庙号竟出奇一致——徽宗与钦宗。
看来赵楷与赵构这对兄弟,不愧同出一父,完美继承了赵佶的厚颜 !
紧接着,双方皆遣使经海路北上金国,意图联合金国共伐柴皓。
与此同时,金国云州。
金国四太子、兵马大元帅金兀术负手立于城头,检阅三军!
自完颜宗望兵败中原后,金兀术已在云州厉兵秣马半年之久。
这半年间,纵使中原风云变幻,柴皓兵临汴梁、取代赵宋,金兀术始终按兵不动。
因他深知——赵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结果正如金兀术所料。
赵宋尽失民心,四十万守河大军不战而溃,汴梁守军更开城投降。
赵宋皇帝与宗室逃亡未遂,被柴皓公审处决。
对此,金兀术仅报以一声冷笑。
连军队都无法掌控的废物王朝,也配做金国盟友?
若当初贸然出兵,只怕未至汴梁,便已闻赵宋覆灭之讯,
届时反陷于柴皓重围之中。
为宗望大帅复仇!
为大金儿郎雪耻!
城下,无边无际的金国铁骑发出狰狞咆哮。
其中五万曾随完颜宗望败退的女真精锐,嘶吼最为癫狂!
经金兀术锤炼,这些铁骑只剩一个念头——复仇雪恨!
其余金军亦面目狰狞,如嗜血野兽。
半年魔鬼训练将他们彻底磨成利刃,
此刻唯愿踏碎中原,烧杀抢掠,以血洗前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