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皓淡然一笑,宽慰高宠道:将军不必自责,那完颜宗望本就身负箭伤,经此一摔,性命已去大半。纵使逃回,也难长久。
区区完颜宗望,不过是孤的手下败将,生死何足挂齿。
即便活着,也不过是让孤再胜一次罢了!
孤真正欣喜的,是今日得遇高宠将军这般猛将,胜过擒获百个完颜宗望!
高宠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大王知遇之恩,末将没齿难忘!待末将辞别家母,定当追随大王继续追击金贼!
原来高宠先前在红桃山侍奉母亲,只因河东沦陷,金军势大,虽有报国之心,却忧心母亲安危。如今金军节节败退,河东除太原外已无金兵,高宠终于可以安心从军。
柴皓欣然道:好,孤留一支兵马在此保护令堂。待驱逐金贼后,将军可携家眷随孤同往河北安居。
如今河北半壁已尽归柴皓掌控,这些从金人手中收复的汉家故土,自然成为他的疆域。下一步,他计划将之与幽州本营连成一体。
末将遵命!高宠喜出望外,既能杀敌报国,又可确保母亲平安。
全军向太原进发!解太原之围!柴皓一声令下。
大队步兵在后清扫战场,柴皓亲率两万铁骑,带着高宠疾驰百里外的太原。
此刻太原城头,烽火连天。
自去年九月起,金将完颜娄室率五万大军围城半年,城中粮草防御几近枯竭。数日前,完颜宗望更派精骑护送宋朝使者,持割让太原的诏书前来劝降。
守将王禀非但不降,反斥金人伪造诏书,誓死坚守。完颜娄室为在主力撤回前攻下太原,连日猛攻。
坚守半年的太原城防已至极限,金兵狰狞的面孔,此刻正不断涌上摇摇欲坠的城头。
太原城被围困半年,城内守军粮草断绝,将士们个个形容枯槁,却仍在顽强抵抗金兵进攻。
韩世忠,投降吧!一名金军仆从将领对着城头浴血奋战的宋将喊道,完颜娄室将军很赏识你,归顺大金可封万夫长!
放屁!韩世忠抹去脸上血迹,厉声喝道,西军兄弟谁不知我泼韩五的脾气?今日要么战死,要么杀退你们!
城头血战中,韩世忠带着百余名西军将士死战不退。这些来自陕西的战士虽然饥肠辘辘,连兵器都几乎握不稳,但个个视死如归。
当初童贯北伐时,将西军精锐分驻各地。韩世忠奉命驻守太原,王渊则统领雄州新军。可当金兵南下时,童贯只顾护送太上皇南逃,将河北河东守军尽数抛弃。
半年苦战下来,太原城内的西军从数千人减员至不足两千。但这些铁血男儿依然坚守阵地,用生命扞卫着汉家疆土。
第五十九个!韩世忠挥刀斩落一名金兵首级,溅得满身是血。他喘着粗气,握刀的手已开始颤抖,却仍挺立在城头。
太原城外的五万金兵,主要由辽人、奚人和渤海人组成,这些金国仆从军的战斗力略胜西夏军队一筹。
韩世忠在连日饥饿的情况下,仍能单日斩杀五十九名敌军,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武。他手中的朴刀已经砍得卷刃。
韩世忠,你已是强弩之末,还不速速投降!金军仆从将领阴沉着脸喝道。若非完颜娄室看重韩世忠,他绝不会再三劝降。
韩世忠默不作声,只是深吸一口气,拾起两把新兵器,如旋风般继续冲杀。此刻每一分力气都要用在刀刃上。
这厮饿得脸色发白还如此骁勇!渤海将领暗自心惊。他这才明白完颜娄室为何如此器重韩世忠——这般步战已所向披靡,若论骑战岂非更甚?
历史上的韩世忠曾生擒自称圣公的方腊,足见其勇猛。虽因朝廷调兵北上而错过这份功劳,但丝毫不减其血性。他与岳飞相似,都是凭真本事从中崛起的名将。
韩世忠!太原已割让给我大金,何必负隅顽抗?归顺才是明智之举!金将再次劝降道。
金兵将领谄媚地向完颜娄室献计,继续向城头喊话:宋廷都已归顺,尔等区区士卒,在宋国本就卑贱,何必为那降敌的朝廷卖命!
另一处城墙上,完颜娄室亲自对守将王禀高喊:王将军!割让太原的圣旨乃尔国朝廷亲笔所书,你心知肚明!尔等坚守太原半载,已算对得起昏庸的宋室。如今宋国已将尔等将士连同太原城一并割让给我大金!若肯开城归降,本将定向宗望元帅保举,封你为万户侯!
这番话让浑身浴血、手持长槊的王禀瞳孔猛震,眼底涌起深切的悲凉。他当然认得那道圣旨,连前来宣旨的官员都是旧识。但王禀仍怒斥金人伪造圣旨——他绝不能承认这道旨意,否则太原就要拱手相让。
王禀已决意与太原共存亡。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让这座军事要地落入金兵之手。然而此刻,他心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愤懑——朝廷不仅抛弃了太原,更将守城将士当作奴仆般打包送给了金人!
另一段城墙上,韩世忠突然暴喝回应劝降的金将:滚 金狗!老子守的是汉家疆土,不是为那昏君赃官!幽州王说得好:汉家疆土,金狗与畜牲不得逾越!尔等践踏中原的罪孽,唯有用血来偿!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