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腐朽不堪的大宋皇宫,他早已无甚留恋。
既然幽州王柴皓点名要他留下,张公公心中暗喜,当即郑重叩首:“奴婢张承恩,拜谢幽州王!余生愿效犬马之劳,侍奉王爷与帝姬。”
柴皓一摆手:“本王不要你的命,只需你办好差事。你是个有才干的,日后自有重用。”
张承恩连连谢恩起身,与茂德帝姬的宫女一同搀扶她退至一旁。
最后,柴皓目光扫向护送茂德帝姬的石彦明等六名带御器械:“回去告诉赵桓,他既忧心妹妹,本王便替他照料。张公公,本王也留下了。”
“至于救援汴梁之事,非本王不愿,实乃幽州军千里驰援,粮草耗尽,将士饥乏,无力再战。朝廷只送帝姬,不送粮草,难道要本王令将士饿着肚子厮杀?若如此,他们岂不骂本王重色轻士?”
石彦明等人闻言,心中苦涩。
他们何尝不想如张承恩一般投效柴皓,随幽州军痛击金贼?总好过在那污浊的皇宫里做无用鹰犬。
奈何妻儿家小皆在汴梁,若就此归顺,赵桓必不会放过他们的亲人。
他们亦明白,柴皓这番话,分明是在给赵桓和朝中 难堪!
前日柴皓率军救援汴梁,于城外与金军血战取胜,朝廷却防贼般拒之门外,连犒赏都吝于赐予。
幽州军虽是朝廷兵马,也会被这般行事寒了心。
更何况柴皓与幽州军本为反王,只因大义才暂且搁置与朝廷旧怨?
如今汴梁再度告急,赵桓若想求柴皓驰援,岂能空口许诺?
先送帝姬,再虚言粮草辎重——这般敷衍,真当幽州王是愚钝之辈?
石彦明六人领命,当即返城复旨。
宫中,赵桓闻得柴皓回应,面色骤沉:“好个吴敏,这就是你献的良策?!”
此言一出,尽显 昏聩。
当初吴敏所献之计,本是粮草先行,联姻为后。
偏是赵桓自作主张,急送帝姬却吝啬钱粮。
此刻谋算落空,竟将罪责尽推臣子——吴敏眼底寒意暗生。
这般刻薄之君,这般危殆之局……
或许,该暗中联络金帅完颜宗望了。
皇城深殿,烛火摇曳。
吴敏伏地请罪,心中却已权衡起退路。
自金军围城那日起,他与唐恪、耿南仲等辈便暗中筹谋。
所谓议和,不过遮羞布;
若能保全权位,岁币百万又何妨?
横竖是国库空虚,何曾损及私囊?
更何况——
借此攀附金帅,未尝不是新棋局的开端……
届时赵桓若有意撤换吴敏的相位,吴敏亦可求援于金军,借金国之势向赵桓施压,使其不得更易宰辅!
史载秦桧便曾行此策。
因金国偏宠秦桧,故宋高宗赵构数十载未敢易相,致使秦桧独揽朝纲,几近架空 。
非是赵构不欲更替,实因秦桧乃金国眼中最佳宋臣,最能割让利益于金!
故而金国不许撤换,若易秦桧,金国便要兴兵伐宋!
虽此时尚非南宋,然自蔡京以降,这般宰执做派早已一脉相承。
当下吴敏这番算计,尚深藏于心。
即便欲与金军暗通款曲,亦须择恰当时机。
最佳莫过待柴皓发兵之后,金军腹背受敌,既畏柴皓兵锋,又难全力攻取汴梁。
至此境地,金军方肯应允和谈,且需仰仗吴敏等人,自大宋攫取更多利益。
此刻金军看似旦夕可破汴梁,若此时议和,岂非痴人说梦?
毕竟攻陷汴梁便可尽掠人口财富,而议和仅能得部分赔偿。
能居宰执之位者,吴敏绝非愚钝之辈,实乃精明过人。
可惜其智皆用于谋取私利!
念及此,吴敏强抑对赵桓的怨怼,奏道:陛下明鉴!柴贼自幽州远道而来,粮草匮乏确属实情。加之五万河北叛军归附,耗粮更甚。然当前局势,臣以为当暂忍其辱,先拨十万石粮草并十万贯开拔银,促其出兵。待柴皓兵发,金军必生忌惮而暂退。届时我朝便可趁机议和。
赵桓眉峰微动:议和?金人狼子野心,志在吞并汴梁亡我大宋,岂肯应允?
此言虽厉,却透心虚——这位新君心中早存议和之念。只是金军围城之势汹汹,俨然欲一举灭宋,令赵桓不敢奢望和谈。
若易地而处,他为金军统帅,眼见汴梁唾手可得,又怎会应允和议?
陛下圣明。金军眼下确无和意,然若借柴皓之力牵制金军,待数日后各路勤王之师,尤以西军主力齐至汴梁,纵金军再悍,亦当忌惮我数十万勤王大军!
金军见形势不利,与我大宋和谈便成了最佳选择!
即便是反贼柴皓,面对我朝数十万大军,也必定气焰全消,再难猖狂!
吴敏这番话让赵桓转怒为喜。
他之所以动怒,不过是觉得吃了亏。
虽然对妹妹茂德并无多少情分,但既然已经舍下面子送妹联姻,柴皓却仍不肯出兵,赵桓自然心有不甘。
事已至此,赵桓只得采纳吴敏建议,下令道:那就先拨十万石粮草与十万贯钱粮给柴皓,命他派兵来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