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神算子蒋敬手托账册禀道:今夏幽、平、蓟三州大稔,主公又减赋税,百姓踊跃纳粮。现府库实收三百余万石,明细在此。
五月夏收后,经晾晒脱粒等工序,至七月方能完税入库。这般高效,既显百姓拥戴,亦见蒋敬之才。
故精于筹算的蒋敬被委以主簿之职,总掌钱粮收支——若将幽州比作朝廷,他便相当于三司使与户部尚书。
在蒋敬的精心管理下,那些胆敢在粮赋上做手脚的小吏,都被他通过账目一一揪出。
铁面无私的裴宣负责审理这些案件,他本就是六案孔目出身,如今被柴皓委以重任,执掌幽州司法大权。
柴皓麾下人才济济,既有柴氏培养的旧部,也有原大宋太学生陈东、欧阳询等贤才投效。不过面对北方强敌金国,军中仍以武将为主。
主公,平州急报!时迁快步走入,呈上张觉、史文恭等将领的联名奏报,平州新军已训练有成,士气高昂,就算宋廷与金国联手来犯也不足为惧!
如今的时迁统领着情报机构,以百余名辽国勇士为核心,配合梁山旧部,专门负责刺探南北军情。这个相当于大宋皇城司的要职,让他整日干劲十足。
段景住则因精通马性,被任命为御马监指挥使,与兽医皇甫端共同管理幽州十万铁骑。在这个战马贵重的年代,这个职位比统率万人的将领还要显赫。
柴皓看完战报朗声笑道:平州将士求战心切啊!不过那赵家皇帝想联合金国来犯,只怕等我们打败金国时,他的军队还没踏进幽州地界呢!
这番话引得满堂文武哄笑。他们深知大宋朝廷的腐朽,即便军中不乏良将,在昏君佞臣的掣肘下也难以施展。
两年前,童贯初次率军伐辽时,严令将士不得主动出击。辽军抓住宋军畏首畏尾的弱点,突袭童贯中军,致使宋军大败而归。
庸将误国,三军受累!
这正是最真实的写照。
只要朝堂上坐着赵佶、蔡京这等昏君奸臣,军营里站着童贯、刘延庆这般无能之将。
大宋的军队就永远别想收复幽州!
禀主公,公孙道长回来了,还带着他师父罗真人求见。
众将笑声未歇,羽林亲卫入内禀报。
柴皓闻言展颜:这两年公孙道长多在深山修行,今日竟携师同来,倒是稀客。快请!
这话虽是玩笑,实则公孙胜虽不在军中,却与师父罗真人一直在幽蓟等地宣扬柴皓乃天命所归。
这使得柴皓的威名愈发深入人心,甚至传到了宋境涿州、易州等地。不少百姓举家来投,更有豪杰壮士纷纷从军。
公孙胜的可谓成效显着。
如今这对师徒联袂而至,倒让柴皓心生好奇。他见识过公孙胜的道术,确有玄妙,却也不似传说中那般通天彻地。
若真能呼风唤雨,又何须千军万马?不过罗真人作为其师,想必更有过人之处。
不多时,公孙胜引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入内:这位便是家师罗真人。
老道执礼甚恭:贫道见过幽州王。
见罗真人不俗气度,柴皓亦以礼相待:晚辈见过真人。
罗真人闻言睁目,似未料威震天下的幽州王竟如此谦逊。连忙还礼道:幽州王折煞贫道了。随即正色道:
赵宋气数已尽,天命当归幽州王!
此言一出,满堂文武尽皆振奋。
梁山众将皆知,公孙胜曾言柴皓有 之相,身具人主之气。
追随柴皓征战四方,戏弄朝廷、击溃金兵、横扫江南淮西后,众人更坚信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他们深信,柴皓终将夺得天下!
如今连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也如此断言,梁山旧部愈发振奋。庞万春、耶律不花等后归附的将领,亦久闻罗真人大名。尤其是耶律不花等辽人,以及幽蓟之地的将士,皆视罗真人为在世神仙。
罗真人之言,加之柴皓的明主之举,众人对此深信不疑。一时间,堂内群情激昂,人人面露喜色。
这世道,信天命者众多。昔日陈胜吴广鱼腹藏书,刘邦斩白蛇称赤帝之子;宋江也曾借石碑天降,定梁山一百零八星君之位,笼络人心。
然而,柴皓却与众不同。若换作方腊、田虎之流,听闻此言必欣喜若狂,谁不愿被奉为天命所归?但柴皓并不迷信此道。
他深知,得天下者,或凭人心,或靠实力,从未有仅靠装神弄鬼便能登基称帝的。天命之说,不过锦上添花。若真灵验,陈胜喊出大楚兴,陈胜王时,便该坐拥天下了。
以武力夺天下者,国祚多短;以人心兼天命者,方能长久。
作为穿越者,柴皓熟知水浒与历史。他清楚,赵宋虽酿靖康之耻,但更荒唐的还在后头——宋徽宗之子赵构南渡,建立南宋,又刷新昏君下限。若依天命之说,赵宋气数未尽。
可罗真人却断言赵宋失鹿,柴皓当得。柴皓不禁怀疑,这老道是否只是个阿谀奉承的神棍。
他淡然一笑,道:真人过誉了,天命之说,玄之又玄,不可尽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