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他彻底明白了何为“舔狗终将一无所有”。
一旁尚未离去的柴皓见状,险些笑出声来……
“呸!收复八州八十六县的大功,朝廷就拿些破酒烂肉打发人?”李逵独臂挥舞,怒骂道,“这鸟朝廷,不反还等甚!”
——他的左臂早已留在楚州战场,被方天定一刀斩断。
李逵为大宋朝廷负伤,朝廷却克扣楚州粮草医药,若非他体魄强健,险些丧命。眼见收复淮西八座军州,朝廷仅赐宋江三杯御酒,其余将士分得些许酒肉,李逵顿时怒不可遏。
这一年来,若非宋江压制,以李逵的性子早该反了。就连世代忠良的呼延灼也按捺不住怒火:我刚从钦差处得知,淮西八州的战功全被蔡京、童贯转嫁给辛兴宗等人!那辛兴宗是童贯心腹,转运使更是蔡京孙女婿!朝廷加封辛兴宗三品怀化大将军、寿春县开国侯,钦差先去他处颁赏。这厮非但不澄清,反而欣然受赏,还要带兵接收淮西!幽州王赠予的功劳,全被这厮窃取!
呼延灼祖上呼延赞与杨家将、高家将齐名,世代忠君报国。招安时他坚定选择归顺,岂料朝廷不仅歧视他们,如今连战功都被夺走。蔡京、童贯颠倒黑白,赵佶偏听偏信,辛兴宗冒领军功,整个朝廷乌烟瘴气。
即便淮西之功借了柴皓威势,他们终究是首支进驻的官军。朝廷不查实情就将功劳尽归辛兴宗,分明是不信宋江等人能立此功。呼延灼此刻对大宋彻底心灰意冷。
关胜怒道:随幽州王回幽州抗金,疆场驰骋,强过受这鸟气万倍!众人皆对朝廷绝望,纷纷欲追随柴皓 。
宋江沉默地站在人群中,神色尴尬。呼延灼、卢俊义、关胜等人皆身怀真才实学,与柴皓配合默契。卢俊义更是与柴皓师出同门,情谊深厚。即便投奔柴皓,他们的前程也比留在朝廷更为光明。
唯独宋江不同。招安之时,他已与柴皓彻底决裂。即便柴皓宽宏大量,宋江也心知肚明——自己并无真才实学,昔日不过是仗着梁山之名聚众招安。如今朝廷的所作所为,让他尝尽了卑躬屈膝却一无所得的苦果。
更可悲的是,在一次次讨好朝廷的过程中,他早已众叛亲离。无论是已投靠柴皓的旧部,还是尚未归顺的呼延灼等人,都对他不屑一顾。留在朝廷虽受窝囊气,至少还能顶着楚州安抚使的虚名;若再反叛,他将彻底沦为丧家之犬。即便柴皓饶他不死,昔日兄弟的唾骂也足以令他无地自容——尤其是当年险些命丧他刀下的何成。
吴用同样垂首不语。这位智多星自招安后便鲜少献策,因为他那些下三滥的伎俩——设局害人、逼良为寇——在朝堂上全无用武之地。即便柴皓既往不咎,秦明也绝不会放过他。就连眼前的卢俊义,也不过是强压着当年家破人亡的怒火。
明知朝廷不可倚靠,宋江与吴用却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效忠。与此同时,尚未离开淮西的柴皓正冷眼旁观这一切。大宋君臣的昏招迭出,连呼延灼这样的将门之后都已离心。但柴皓并不急于收编他们——这些打着柴皓印记的军队,正好用朝廷粮饷来供养。待他日逐鹿中原时,只需一道军令,这支劲旅自会前来效命。
安抚众将后,柴皓亲率一万五千精兵,押送着满载粮草财货的船队,沿淮河北上。
数月前,柴皓率八百羽林与六千步骑自幽州南下。其后,他遣林冲、武松领三千步骑押送方腊所赔粮草先行北返,麾下仅余三千八百步骑。即便后来方百花率三千江南义士来投,兵力仍显不足。
而今自淮西启程时,柴皓麾下已拥兵一万五千之众!这支新扩充的兵马皆为精锐之师。柴皓建军首重质量,若只为扩充数量,大可尽收王庆十万部众。
除新建八千精锐组成天羽军外,柴皓更携上千艘船只的粮草辎重凯旋。至此,连同梁山留守的一万五千兵马与幽州三万三千精锐,柴皓麾下总兵力已达六万余众,且皆为能征善战之师。
柴皓计划将部分缴获辎重运往梁山囤积,作为日后经略中原的根基;另一部分则运回幽州,供大军操练备战,以抗金兵。
此时汴梁城中,宋徽宗赵佶正志得意满。自认收复燕云、平定淮西的功业堪称唐末以来第一。为体察治下盛世景象,他只带数名大内高手与画师张择端微服出巡。
在汴梁某处勾栏,赵佶惊闻说书人正讲述幽州王柴皓迎娶辽国公主、兵不血刃收复幽州大败金兵之事。说书人朗声道:这位幽州王柴皓,乃前朝大周皇室嫡裔,正是去年四月大闹汴梁,于陈桥门外怒斥当今天子,携走花魁李师师的梁山之主!
当日闻宋军败于白沟河,柴王拍案而起: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原空无人!遂率梁山义师北上。这位柴王胸藏韬略,武艺超群,实乃当世第一英雄!首战便以妙计轻取蓟州。朝廷闻讯恐其独占幽州,急遣童贯二次北伐。柴王心怀大义,暂避锋芒,欲将收复幽州之功让与朝廷,好教金人不敢小觑中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