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赵毅恭敬低头。
“好了。”
王炅思忖良久,徐徐道:“许昌局势继续紧盯。
六部务必尽快拟定夷州善治之策,决议既定,户部即可在各郡县张贴告示:凡愿迁居夷州者,皆可至衙门登记备案。”
“遵命!”
众人齐声应诺,依次退出正堂。
“赵毅。”
王炅脸色凝重,低声道:“北方四州那边,司天监的布控进展如何?消息什么时候能传回来,又何时才能真正起作用?”
“主公。”
赵毅苦笑一声:“司天监里南人占多数,这几年光是在北地就砸进去百万钱培植耳目、安插细作。
可惜袁绍军政一体,壁垒森严,咱们的人始终难入核心,眼下只在几个郡县里做了些小吏,勉强能递些边角消息。”
“够了。”
王炅目光微动,语气沉定。
赵毅一怔,愕然道:“不再加派人手了吗?”
“不必。”
王炅缓缓点头,意味深长,“让他们藏得更深些,忘了自己是司天卫的身份。
安心替袁绍办事,把根扎牢,待日后一举而动!”
“喏。”
赵毅虽不解其意,仍拱手领命。
“西川那边呢?”
王炅再问。
赵毅神色一振,自信回道:“已发展数千人手,大多潜伏于城池要道,尤其那些栈道关隘皆有布置。
上月汉中传来密信——已有数人混入张鲁的五斗米道,悄然立足。”
“好。”
王炅颔首,“目前如此便可。”
言语间,眼中掠过一丝赞许。
“喏。”
赵毅躬身退下。
“五斗米道……”
“蜀中栈道……”
王炅凝视着益州方位,眸光如炬。
蜀道险绝,一步登天亦难行。
若大蜻他日南图巴蜀,必先掌控这些咽喉之地。
故而早在数年前,司天监便已悄然落子布局。
“公子。”
小乔端茶进来,轻步走入厅堂。
“嗯。”
王炅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温和笑意。
小乔放下茶盏,抿嘴笑道:“看公子神情,拿下夷州竟比当年平定淮南还欢喜。”
“理当如此。”
王炅轻啜一口茶水,淡然一笑:“夷州乃取交州之枢纽,更可广种三熟稻,将来必成我大蜻征战天下的粮秣根基。
你说,它重不重要?”
“嗯。”
小乔认真点头。
“呵呵。”
王炅抬手揉了揉她的发丝,语气温柔:“听说这几日步练师常来你这儿学琴?你还与徐州的吕绮玲互通书信?”
“是啊。”
小乔眼波流转,轻声说道:“上次郭奉孝来时提起,因父亲和汉升将军的缘故,公子迟迟不愿与我、姐姐还有舞蝶妹妹完婚。
但练师和绮玲不同,她们与大蜻文武无涉,若是愿意,自可嫁与公子。”
“呵。”
王炅摇头轻笑:“并非为此。
而是婚礼之礼难以裁定——若依王侯之仪,我又不受朝廷册封;若行庶民之礼,诸侯必将讥讽我大蜻寒酸,百姓与将士亦难服气。
身在其位,一举一动牵动人心,娶妻非同儿戏,岂能如寻常人家那般随性而为?你明白吗?”
“明白了。”
小乔轻轻点头。
“去吧。”
王炅温言道。
“喏。”
小乔捧起托盘,缓步退出厅外。
“王虎。”
王炅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主公。”
王虎披甲腰刀,大步踏入。
王炅深吸一口气,决然下令:“家父忌日将近,你率赤壁卫走一趟豫章,代我去天岳山祭拜。”
“喏!”
王虎抱拳应命。
“等等。”
王炅忽又唤住他,“去膳房取些点心带上,送给太守周进。
让他下月回吏部述职——此人,我另有重用。”
“喏!”
王虎眼中精光一闪。
周进,曾是赤壁军四营校尉之一。
这些年在外历练治政之能,从未调离。
豫章乃大蜻起家之地,此等重任非亲信不可托付。
“夷州……”
“不容有失。”
“更非庸才可镇。”
王炅眼神凌厉中透着期待。
周进、黄齐,皆是他亲手栽培的州牧之材,是要独当一面的人物。
如今大蜻渐兴,正是他们展翼之时!
当日,王虎率数百赤壁卫启程赴豫章。
回想当年,众人自天岳山而出,筚路蓝缕,步步艰辛。
江东初定时,周进便被表为豫章太守,十余年来未徙寸土,而豫章也在其治理下一岁盛过一岁。
此番王虎再临旧地,恍如衣锦归乡,豪情满怀。
五月中旬,大蜻境内一如往常,风平浪静。
六部尚未议定章程,夷州归属之事暂未向百姓公开。
豫章,海昏城。
太守府内。
周进一如往昔,清晨便褪去官袍,亲自整理祭品。
“太守。”
豫章郡丞杜双恭敬地问道:“这又要启程去天岳山祭奠老将军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