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袁术目光平静,仿佛已看尽一切。
“喏!”
袁耀躬身退出。
夜风穿堂,殿内只剩袁术一人。
他仰头饮尽残酒,苦笑喃喃:“四世三公之家,拥兵十万,据数郡之富,不过月余,众叛亲离……可笑,可悲!”
当夜,
大蜻军营。
中军帐内,两大军团将领列席两侧。
赵毅呈上密信,禀报道:“前护军自阜陵传来急报,吕布兵马尚未进入淮南,中途折返下邳。
据闻徐州境内并无战事。”
“退了也好。”
王炅翻阅密信,淡淡道:“吕奉先素来有勇少谋,如今陈公台为其主谋,自然明白淮南非其可图之地。”
“是。”
赵毅恭敬回应。
王炅抬眼问道:“子敬那边可有动静?”
“暂无。”
赵毅摇头:“子敬正从江东调派官吏,着手整顿地方政务。
虞翻亦已渡江而来,士元与子明正在协助清查户籍、安置流民。”
“还算稳妥。”
王炅微微颔首。
赵毅又道:“主公,探报称黄祖自南阳返归江夏,命邓龙统领巡游军,在西陵渡操练兵马,似有所图。”
“不足为惧。”
王炅轻笑:“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我军占据庐江,与江夏仅一山之隔,他心中不安,自然要做出姿态。”
“明白了。”
赵毅肃然领命。
“嗒。”
“嗒。”
“嗒。”
王炅指尖轻叩帅案,语气平静:“南阳那边要盯紧些。
黄祖刚回江夏,曹孟德恐怕就要对宛城动手了。
若张绣败了,务必保下他的谋主贾文和,并将他带回来;若是胜了,只需暗中留意便可。”
“遵命。”
赵毅拱手领令。
“主公。”
太史慈忍不住问道:“那贾文和,真有这般重要?”
“当然。”
王炅神色笃定:“谋士之路分五重——谋身、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
而贾诩,正是那能谋天下之人。”
“啊……”
太史慈与甘宁皆倒吸一口凉气。
此等评价,足见贾诩在王炅心中何其分量。
“不过。”
王炅轻敲桌面,微微一笑:“曹操帐下的王佐之才荀攸,我大蜻的军谘祭酒荀攸,同样具备经略天下的才具。
子敬将来可期,孔明亦不例外!”
“颍川荀家……”
“果真是英才辈出啊。”
众人无不感慨。
“行了。”
王炅目光扫过诸将,淡然道:“寿春守军薄弱,不必久围,明日一早便发动攻城,尽早结束战事,也好让将士们休整。
你们都去歇息吧。”
“喏!”
众将领命,一一退出帅帐。
“主公。”
待众人离去,赵毅上前一步,低声禀报:“子布传来消息,询问是否该将大蜻中枢迁至寿春,借此屯兵北望中原。”
“迁治寿春?”
王炅眉峰微蹙。
以淮南为根基,确有利处。
既可直指中原腹地,也能随时应对曹操南进之势。
但弊端亦显——江东必将空虚,而寿春无险可守。
袁术之败,便是前车之鉴。
赵毅低声道:“子布先生说,若有意定都于此,需尽早筹划。”
“不必。”
王炅断然道:“你即刻传令大蜻,命吏部拟表,擢鲁肃为两郡都督;再由军议司下达军令,调子义第三军团镇守寿春!”
“喏。”
赵毅躬身应诺。
“去吧。”
王炅挥了挥手。
寿春与庐江,是北图中原的支点。
但江东根本不容有失,唯有如此部署,方为万全。
次日清晨。
大蜻大军尚未列阵,
袁耀、黄猗等人已集结将士与家眷,准备出城。
大仲皇宫前,众人齐聚。
“殿下。”
黄猗恭敬开口:“陛下或许尚未起身,不如我们进去看看。”
“也好。”
袁耀点头。
再拖下去,只怕连突围的机会都将失去。
“吱呀——”
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一股浓烈酒气扑面而来,众人纷纷掩鼻。
“父亲!”
袁耀快步踏入殿内。
黄猗、陆勉等人也紧随其后,抬眼望去——
刹那间,面色尽白,数名女眷当场昏厥。
只见殿中横梁垂下三尺白绫,袁术悬颈自尽于这所谓的帝王宫室。
脚下龙案之上,赫然摆着传国玉玺,另有一纸诏书。
“陛下!”
“岳父!”
黄猗与陆勉冲入殿中,悲痛欲绝。
袁耀怒吼:“还不快把父亲放下来!若有损伤遗体,尔等皆陪葬!”
“喏!”
众人急忙上前,合力将袁术放下。
“父亲……”
袁耀跪伏在旁,泪如雨下,心似刀绞。
“殿下。”
陆勉颤抖着从玉玺下取出诏书,双手奉上。
“哗——”
袁耀展开那份大仲最后的遗诏,低声念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