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点头:“当年他请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滞留荆楚,至今未曾北返。”
荀彧叹道:“确有此事。”
曹操迟疑道:“此去江东,凶险难测……他肯应命吗?”
程昱正色道:“江东地处要冲,凭长江之险,西可图荆州,北可窥淮南,东亦能扰徐州。
大蜻府之势,不可不察。
若得其为盟,兖州可安矣。”
戏志才当即附和:“主公,此事大有可为!”
“文若。”
曹操目光一沉,语气决然:“你速修书一封给公达,命他替我前往江东周旋。
不过暂且莫要与王政南相见,先摸清那大蜻的底细,再作定夺!”
“遵命。”
荀彧低头应诺。
“对了——”
曹操忽然醒悟过来,神色凝重:“今日所议,绝不可外传半句。
若让孙伯符察觉风声,恐生嫌隙,大事难成。”
“谨遵军令。”
众谋臣武将齐齐躬身领命。
“大蜻……”
“王政南……”
曹操缓步走到门边,遥望江东南岸,眉宇间尽是思虑。
这“大蜻”二字,绝非寻常名号,背后藏着的,分明是一番惊天图谋。
时至十一月初,兴平年岁已近尾声。
第四军团仍在会稽郡境内征伐不休。
城池收复、山越清剿,皆由黄忠一手操持。
与此同时,陆逊与陆绩也已回到吴县。
二人获赐良田数亩,寄居于一位叔父家中,安顿下来。
而大蜻城,早已今非昔比,喧嚣鼎沸。
商旅往来,百姓穿梭,街头巷尾人声不断,市井之间生机勃勃。
“大蜻城……”
王朗穿行于长街之上,眼中满是震撼。
他曾来过此地前身秣陵,却从未见过这般盛景。
王炅据守此地不过数月,竟使整个丹阳郡焕然一新,连四方商贾都纷至沓来。
“景兴。”
张昭望着眼前景象,轻声道:“你看这大蜻治下,如何?”
“呵……”
王朗苦笑摇头:“多少年了,从黄巾之乱起,天下凋敝,何曾见过如此兴旺的市集?今日方知人间尚有烟火。”
“正是如此。”
张昭目光深远,似有光芒闪动。
王朗望着前方引路的赵毅,低声问道:“子布,那王政南许了你什么好处,竟能让你这等清流名士也甘心投身其下?”
“吏部。”张昭沉声答道,“掌官员任免升降。
若我能劝得你归附,便授我吏部右侍郎之职。
至于声望,正是他们看重之处——我可为大蜻荐举善治之人。”
“值得吗?”王朗心中微动。
张昭略一沉默,继而正色道:“你还未明白这吏部分量。
它是大蜻六部之首,凡太守以下官职,我可自行任命,无需请示主公。
他以国士待我,我岂能不用性命相报?”
“原来如此……”
王朗心头如遭雷击。
这哪里只是位高权重?简直是执掌一方命脉,权倾朝野!
不多时,一行人已至大蜻府邸门前。
张昭微微一笑:“如何?可愿留在此地共谋大业?”
“我?”
王朗讶然。
张昭点头道:“六部皆设左右侍郎,大蜻尚左,若你能留下,待我入府议事之时,或可升为左侍郎,而你也当在六部中担以重任。”
“哈!”
“哈哈哈!”
王朗仰头大笑,迈步跨入府门:“好个张子布,竟能算计到我头上,果然不负江南士林所望!”
“呵呵。”
张昭坦然一笑,神色自若地随行而入。
“主公。”
赵毅入堂即拜。
“参见主公。”张昭亦躬身行礼。
王炅端坐主位,搁下手中文书,含笑道:“子布,我等你多时了。”
“不敢当。”张昭面露惭色。
原该早几日抵达,只因途中逗留数日,细细体察大蜻辖内风物民情,方才姗姗来迟。
“坐。”
王炅抬手示意。
“谢座。”张昭恭敬落座。
王炅目光炯炯地看向王朗,语气温和:“王太守,你在会稽素有贤名。
眼下六部尚有一职空缺,不知可愿屈就?”
“哪一部?”王朗略带调侃。
王炅不以为意,从容道:“治政之道,民生为本。
故设户部专理粮赋民政,愿请太守出任户部右侍郎。”
“户部?”
王朗一时愕然。
户部所系,并非权术争斗,而是万千黎庶衣食所依。
如此重责,关乎全境安危,王炅竟欲托付于他?
“正是。”王炅神色平静,“大蜻用人,唯才是举,无信不用,既用则信。
户部之职在此,你可愿接?”
王朗神情复杂,迟疑道:“那鲁肃鲁子敬,又当如何安置?”
“呵呵。”
王炅轻笑摇头:“子敬如今兼管两部,还掌着军议司,早已疲于奔命。
若你肯接手户部,他便可调任兵部左侍郎,轻松些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