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之战历来凶险,稍有疏忽便可能遭敌反扑。
眼下第一军团校尉李璧镇守宛陵,带兵五千,自己手中仅余五千兵力,不宜与太史慈争功。
“子义。”
王炅转头凝视,沉声道:“传令全军衔尾追击,降者免死,务必将袁胤逼入当涂渡口。”
“得令!”
太史慈抱拳应命。
袁胤战败,淮南大军四散奔逃。
这一幕,尽数落入丹阳县内官民眼中。
谁曾想,袁术麾下号称雄师者,竟如此不堪一击?
更未料,赤壁军竟强至此等地步!
当廖化率军抵达城下,
县丞毫不犹豫,当即打开城门请降。
本为区区小吏,靠山既倒,无力抗衡兵锋,何须殉葬?
逃!
仍是逃!
直至日影西斜,袁胤才踉跄奔出十余里。
灵墟山脚,残兵聚集休整。
袁胤双手颤抖,捧着一块粗粮饼,双眼呆滞地望向远方。
赤壁军如影随形,像牧人驱赶羊群一般,始终缀在后方数百步外,既不进攻,也不放箭,只默默压迫着他们的神经。
“将军……”
一名小将声音哽咽,满是屈辱:“王政南这是什么意思?是要羞辱我们到死吗?”
“呵……”
袁胤苦笑一声,并未作答。
这场败仗来得太突然,万余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如今中军只剩不到千人,左右两翼或死于途中,或已投降敌军。
“可恨啊……”
“都是孙伯符害的!”
那小将双目充血,怒火难抑。
“是啊。”
袁胤啃着粗糙的粟米饼,像是要把孙策嚼碎咽下,咬牙切齿道:“若非他把大营扎在丹阳,让我误以为渡口无虞,又怎会落得这般惨败。”
“轰隆。”
“轰隆。”
忽然间,山野之间传来沉闷的脚步声。
赤壁军将士饮罢马、用过干粮,再次整队出发,追击溃散之敌。
“呼哧。”
袁胤猛地从地上爬起,翻身上了一匹疲惫不堪的战马,声音发颤:“快撤往当涂渡!该死的王政南又追上来了!”
“喏。”
周围兵士应了一声,满是苦涩。
他们收起水袋与残粮,仓皇朝着江边奔逃。
这一路奔命,身心俱疲,早有人动了归降之念。
可家中老小皆在淮南,活在袁术治下,倘若此刻投敌,恐怕阖门难保。
战争。
两万大军出征,在这苍茫天地间,不过如尘埃一粒。
袁胤的逃亡,与流离失所的难民并无二致,同样凄凉。
七月十二日。
终于抵达当涂渡。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剩断壁残垣,和烧得只剩骨架的船只残骸。
“啪嗒。”
数百人瘫坐在地。
眼神空洞,心中唯余绝望。
渡口确已被破,粮草尽毁,留守的辎重营全数覆没,踪影皆无。
“将军!”
一名淮南小将突然指着江面,惊喜交加:“还有十几艘艨艟!”
“什么?”
众人顿时精神一振,齐刷刷望向江心。
只见十余艘战船孤零零漂在江上,随波轻晃。
“快!”
“赶紧上船,渡江回淮南!”
袁胤披头散发,踉跄着朝岸边狂奔,脚下几乎绊倒。
“有船!”
“真的还有船啊!”
数百将士相拥而泣。
逃了整整两天,连战马都杀了充饥,终于看见一线生机。
可就在此时——
东北方向卷起一阵烟尘,直扑江岸而来。
临近渡口,那股烟尘骤然与袁胤一行撞了个正着。
“孙伯符?”
袁胤瞪眼望去,见一队人马赫然立于眼前。
“袁胤。”
“你竟也败至此处?”
孙策满脸惊愕。
周瑜、吴景、孙贲等人亦无不震惊。
他们在秣陵被严白虎击溃,昼夜疾行至此,只为抢船过江。
没想到袁胤早已先至,且败得比他们更惨,连渡口都被踏平,仅剩几艘孤舟浮于江上。
“哈哈哈……”
袁胤抹了把乱发,冷笑道:“果然如王炅所料,你在秣陵栽在严白虎手里,真是天理昭彰!”
“放肆!”
孙策双目怒睁,杀气迸现。
周瑜望着江面,低声叹道:“伯符,所有大船皆已焚毁,只剩这几艘艨艟,来回几次才勉强能渡完我们。”
“嗯?”
淮南士兵脸色骤变。
十几艘船,足够他们全身而退。
若让孙策一众抢占,自己便再无活路。
“登船!”
“立刻渡江!”
袁胤冷冷盯着孙策,斩钉截铁下令。
“喏!”
淮南将士齐声响应。
“慢着!”
孙策、周瑜厉声喝止。
“孙伯符。”
“别逼我动手。”袁胤焦急回头,远处已隐约可见赤壁军的旌旗。
“主公。”
黄盖拔剑出鞘,一步跨出:“袁胤引来敌军,再拖延下去,咱们全得葬身此地。”
“黄公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