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旌旗蔽野。
第一军团与第二军团齐出,直指丹阳。
仅四日工夫,便在袁胤阵前立起连营,赤壁军大旗猎猎飞扬,气势逼人。
丹阳军营中,
万余淮南将士如坐针毡,人人执戈待发,时刻防备敌军夜袭。
“将军!”
一名小将惊惶禀报:“赤壁军摆营列阵,莫非是要挑战?”
“不知其意。”
袁胤立于望楼之上,遥望远处营垒。
自从渡江以来,他始终如同置身迷雾之中。
王炅行踪诡秘,难以捉摸;其用兵之道,更是令人费解。
唯有不断派出斥候,探查宛陵动静,以求一线生机。
“那……该如何应对?”
小将满脸慌乱。
赤壁军威名赫赫,兵强马壮。
他们这些远道而来之众,在本地毫无根基,若贸然交战,恐遭重创。
“王政南……”
袁胤眼中闪过忌惮之色,咬牙下令:“传令各营,昼夜巡防,不得丝毫松懈,谨防敌军夤夜突袭!”
“得令!”
小将领命而去。
当夜。
赤壁军大帐之中。
太史慈、廖化等将领齐聚帅帐。
王炅俯身摆弄沙盘,将江东各方兵马部署一一厘清。
“主公。”
赵毅步入帐中。
王炅轻轻洒落一把细沙,语气平静:“有何消息?”
赵毅深吸一口气,恭敬回禀:“自孙策渡江起,便强征民夫搬运粮草、打造战船。
司天监当时便已渗入当涂渡口,如今潜伏在那里的兄弟已有五百余人!”
“嘶……”
将领们听得脊背发凉。
当年孙策横渡江东时,他们连宛陵都还未拿下。
可如今司天监竟能提前布控当涂渡,手段之深,令人胆寒。
“主公。”
太史慈眸光微动,上前一步:“历阳渡属淮南,当涂渡在丹阳境内。
若我们能夺下此地,便可截断袁胤与孙策之间的粮道补给。
只是……也必将面临淮南水军的反扑。”
“正是如此。”
王炅轻拍掌心,语气平静。
“主公……”
廖化张了张口,似有顾虑。
王炅抬手制止,淡然道:“当涂渡守军不过三千余人,多为押运粮草的杂役兵卒,战力薄弱,形同工坊力士,何足为惧?”
“属下明白。”
廖化只得低头应命。
王炅撩袍登座,沉声下令:“我军人数远胜袁胤,敌营必生惶恐。
自子时起,每隔一个时辰擂鼓一次,不得停歇!”
“这是……扰敌疲兵?”
太史慈与廖化对视一眼,皆露惊色。
“不错。”
王炅嘴角微扬:“强攻敌垒,实为下策。
我军一万五千,袁胤仅万余人。
若贸然冲锋,死伤难计,得不偿失。”
“喏!”
众人齐声领令。
“去吧。”
王炅挥袖示意。
“末将领命。”
众将退出中军大帐。
帐内烛火摇曳,王炅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忽而低问:“赵毅,你可想过,孙策为何不在当涂渡设防驻军?”
“莫非……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赵毅迟疑作答。
王炅缓缓点头:“孙策志在江东,又有周尚辅佐,岂会龟缩渡口?正因他心存野望,才露出这般破绽。
明日你与王虎率亲兵潜入当涂渡,焚其舟船,毁其水路,随即撤离。”
“遵命!”
赵毅抱拳领令,语气果决。
同一时刻,数十里外。
秣陵城下,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程普、黄盖、孙贲等人满身征尘,步履沉重地走入帅帐。
自围城以来已十余日,昼夜猛攻不止,却始终未能破城。
两万大军折损过半,士气渐颓。
“主公。”
“伯符。”
诸将声音沙哑,眼神凌厉。
孙策眉头紧锁,低声说道:“樊能与笮融竟能凭残兵弱旅守住孤城,甚至驱使百姓协防,显然他们在等援军到来。”
“援军?”
众人神色骤变。
周瑜望着城墙,嗓音干涩:“刘繇早已无兵可调,他竟指望王政南突破袁胤防线,南北夹击我军?”
“公瑾。”
孙策神色黯然,“我心中不安,这片江东,早已不是昔日模样。
不知……我们还有没有机会踏进秣陵城门。”
黄盖一把摘下头盔,怒声道:“末将请命,明日登城先攻!”
“公覆!”
吴景、程普齐声惊呼。
黄盖乃三军主将,主动请缨先登,等于立下生死状。
“诸位。”
黄盖一手执盔,一手按剑,目光如炬:“时间不多了。
无论是州牧府,还是赤壁军,都在逼近。
若明日仍不能破城,我宁可战死城头,只求诸君护主公安然退往丹阳。”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